湖南盐业A股上市一周年特别报道|“盐改第一股”上市记

2019-03-26 22:46:48 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肖拓
字号:

1..jpg

湖南盐业上市的推动者、主导者,湖南轻工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南盐业掌门人冯传良。

2.jpg

2018年3月26日,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成为“盐改第一股”。

3.jpg

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雪天”盐系列。

红网时刻记者 杨斌 长沙报道

题记:2019年3月26日,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盐业”)A股上市一周年的日子。日前,红网时刻记者专访了湖南盐业上市的推动者、主导者,湖南轻工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南盐业掌门人冯传良,回顾湖南盐业那难以忘怀的上市之路。

2018年1月15日晚,北京。冯传良正经受着“婴儿般”的睡眠——“睡一阵、醒一阵,一夜辗转到天明。”第二天,冯传良一行穿越北京的晨雾,抱着一颗饱受煎熬后的“平常心”,早早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中国证监会大楼等待过会。

终于轮到了,在铁面发审员的审视下,冯发表了30余分钟的“激情陈述”——那天,冯的表现和湖南盐业最终呈现出的“好企业”预期、良好的业绩,打动了严苛的发审员。后面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当天5家首发上会企业,两家胜出,湖南盐业是其中之一。69天后,湖南盐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加冕“盐改第一股”桂冠。

提前8年布局,跑赢盐改红头文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湖南盐业的上市,创造了两项纪录:一是结束了湖南省属国企十余年来没有IPO的历史;同时,从2017年12月15日披露招股书开始,到2018年1月16日上会并通过,历时33天(22个工作日),刷新了富士康上会过审36天的时间,成为“闪电过会”的新标杆!

它的上市,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为改革过渡期,过渡期内取消了食盐产销区域限制,允许省级食盐批发企业、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开展跨省自主经营。

盐业改革就此缓缓拉开了序幕。

“简单来说就是,湖南的盐可以卖到外地了,外省的盐也可以到湖南销售了;食用盐价格不再统一定价,卖高卖低取决于产品品牌、品质。”冯传良解释。

这意味着盐业市场由原来的寡头垄断转变为充分竞争市场,褪去了保护伞的国有盐业公司,该如何从“坐商”转变为“行商”?

冯传良自剖心迹:“盐业体制的改革实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酝酿,到2016年共修改了六次改革方案。我们敏锐地感觉到,不管改革的阻力多大,放开是一个趋势。”

在此背景下,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产销一体化企业则更易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

而为应对这股国家盐业体制改革风暴,湖南盐业提前八年做了一局“先手棋”。

2011年12月16日,经湖南省国资委批准同意,轻盐集团联合7家相关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

盐业放开是2017年,也就是说,湖南盐业“跑赢”了盐改的红头文件,“就是想组建股份公司,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来适应发展。”冯传良说。

这还不算早的,在冯传良看来,湖南盐业瞄向资本市场的“第一缕目光”,始于2009年轻盐集团成立的证券部。

这也是一步“先手棋”——只是由于湖南盐业上市进程拉得太长,原来激情四溢的班底寂寞难耐,遂转而成立了轻盐集团下属的创投公司。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起步,实际上也创造了盐业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个奇迹。”在冯传良内心,颇为看重这个引燃湖南盐业上市的“火种”。

湖南盐业创造的奇迹还不止一个。历时短短4个月即完成了股份公司的创立工作,创造了国企改革的又一个奇迹。

冯传良为此津津乐道:“(这)得到了券商的充分肯定,我们按照股份公司上市的要求来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国有独资到股权多元,湖南盐业走出改制上市的重要一步,湖南“盐业航母”由此起航。

成立不久的湖南盐业,即显露出强烈的进取心:2014年,以1.95亿元的手笔兼并江西九二盐业,一举实现对周边省份优质盐资源和华南地区盐业市场的控制力,为日后上市投下关键性的一颗棋子。

煎熬上市路,三换券商几近中断

然而,开局顺利,之后的湖南盐业IPO之路却历经曲折。

“先后换了三家券商,两家会计师事务所。更令人焦心的是,因券商的原因,导致申报进程几度搁置,公司高层几度心力交瘁。”虽然时间已过去一年,全程负责跟进的湖南盐业董秘李智诚仍唏嘘万分。

那是一段让人无法忘怀的日子。

经湖南省国资委批准同意,通过公开招标,湖南盐业上市项目的中介机构,包括券商、会计师、律所都是国内顶尖“配置”,为此湖南盐业信心百倍。

但是,由于券商在2013年经历过一家盐业企业申请IPO未获批准的案例,“因此,建议公司暂缓上市,待政策调整后再行推进。”李智诚回忆。

疑惑、失望,这条建议不啻于一盆凉水,将满腔热情的湖南盐业人浇了个透心凉。2015年8月,湖南盐业和首任券商选择和平分手,并经湖南省国资委批准同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主办券商。

“这在当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李智诚评价。

此时,西南证券刚刚为江苏井神的IPO提供过保荐承销服务,对盐业IPO的程序与工作节点非常熟悉。“而且,当时的西南证券在IPO券商队伍中排名第十左右,属于一流的券商团队。更重要的是,和前任不同,西南证券对湖南盐业上市之路充满信心。

但在2016年6月,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湖南盐业高层的思想却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当时的管理层产生两派意见。一派认为,盐改来临,应当集中精力抓改革,上市工作纷繁复杂,可能劳而无功,不如及早放弃;另一派认为上市其实是应对盐业体制改革的最好路径,应当抓紧推进。双方各执一词,难分高下。

“弃市的想法,一度在有关的会议上明确流露过,也曾经设想通过借壳快速登陆资本市场”。冯传良坦承,“很多人劝我们放弃,但再三研究后,我们最终决定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加快企业IPO工作。从此,企业上市工作进入了一条务求成功的单行快车道!”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当湖南盐业收拾信心重新推进上市的同时,遇到了一个大问题:西南证券因大有能源非公开发行和鞍重股份重组两项目受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

“导致盐业的材料报到证监会后迟迟推不动。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短期内西南证券的IPO业务资格难以恢复。上市之路因券商原因被两度‘绊倒’,我们真的伤不起!”

不能再等了,湖南盐业决定再次更换券商,2017年8月经湖南省国资委同意,平安证券接任IPO主办券商。

然而,2018年9月14日,在向证监会报送更换券商申请的时候,更令人绝望的事情发生了:证监会窗口说湖南盐业的IPO程序已经“冻结”,对更换券商的材料不予受理!

这可真是要命:若不能及时消除,程序不能及时运行,新的材料报不进去,原有材料很可能面临过期失效,湖南盐业的上市将有可能被迫终止!

情况紧急!冯传良马上指令:董事会秘书李智诚留守北京,深入证监会“贴身死守”、定点排雷!

这以后,每天李智诚比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到得还早。大厅里,走廊里,办公室的门缝里,只要能“打探”到一点湖南盐业的审批进展,他就心满意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证监会门口的保安都差不多认识他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努力会被辜负!2018年11月18日,湖南盐业的更换券商材料终于得到证监会受理。

受益盐改,果断踢出“临门一脚”

2017年11月27日,湖南盐业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恢复审查通知书》。一度受阻的审核程序重新启动,这意味着因西南证券造成的“玻璃天花板”正式瓦解。

这时,另一个技术问题摆在了湖南盐业决策层的面前:当时的发审会新成立不久,否决率非常高。

有专业人士提议推迟上会,避开这个高否决率的风口。冯传良全面分析了公司的基本面:“国企、实体经济、改革题材、业绩稳定”,果断要求全力以赴,踢出临门一脚!

2017年12月15日,湖南盐业IPO项目组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上会稿及预披露更新等相关资料。

2018年1月10日,公司IPO项目通过中国证监会初审会。

六天后,公司IPO项目成功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会。

……

为什么在证监会发审委的高否决率下面,湖南盐业能够突出重围?

冯传良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改革发展方案鼓励行业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发展,发审委能认同我们,应该是他看到我们在盐业体制放开之前的主动改革、主动发展,做了一些超越行业的创新之举,并判断我们能够引领行业的改革,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持续发展。”

所以,在2018年1月16日过会陈述时,发审员们看到了平时少见的场景,冯传良以湖南盐业式的“创新”方式,在一问一答的程式化答题之前,首先言辞恳切、情绪饱满地阐述了湖南盐业八年来公司铆足劲上市的决心,湖南盐业做了什么、后面能做什么……”

“实际上,通常发审会上委员们会把他们担心的企业上市有没有风险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提出来,再根据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去重构企业是否有风险的结论,我们首先阐述企业的运作思路与优势,等于直接为委员们提供了评判依据,他们也就不必要再一个一个细节的去盘查了。”冯传良回顾。

“在2011年大家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们成立了湖南盐业股份公司;2014年,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湖南盐业的发展方向;2016年,大家都还不敢搞的时候,我们就推进了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包括减员增效、主动降薪……这些发展方向、思路,都证明我们是一支有想法,有愿景的团队。规定的45分钟答辩时间还没结束,我就感觉,八年冲刺IPO,今天就是湖南盐业梦圆的节点。”

当然,为湖南盐业过会“背书”的,还有其傲人的业绩。

2015至2017年,湖南盐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59亿元、21.75亿元、22.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1.44亿元、1.79亿元;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且稳定,是公司顺利过会的重要因素。

漂亮的业绩离不开客户的支撑。湖南盐业五大客户名单中,海天赫然在列,正是受益于盐改政策,湖南盐业才得以进入广东市场,才会有海天这样的跨省重量级客户。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敲钟仪式上,拿下海天这个大客户的湖南盐业普通业务员蒋季春,“抡着很多领导和公司高层都没法拿到的鼓槌”,重重敲下。

这对流淌国企血统的湖南盐业来说,又是一次非常之举。明察秋毫市场之末,善待每一个有功之臣。

“功成不必在我”是境界,“功成必定有我”是担当。

走过IPO后的湖南盐业,何去何从?冯传良对此壮志在胸:湖南盐业的目标是要做中国盐业改革的领跑者和示范者。上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湖南盐业将由单一井矿盐集团发展成为覆盖井矿盐、海盐、湖盐的全品类集团,由区域性品牌成为全国性领导品牌,由单纯的盐产品企业向延伸产业链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转变,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盐业改革的探索者。“资本市场给你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那么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作为行业领先者,湖南盐业已经做好了准备,接下来会走地更快。”冯传良强调。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