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的盐田。
盐田大小从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
早前报道:
红网时刻记者 刘玉先 西藏报道
4月7日,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46岁的扎西玉珍和几名村民在家门口的一块“田地”中劳作。与其他田地不同,这块“田地”产出的不是一般农作物,而是盐。
这些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的盐田历史悠久,资料显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盐田3000多块。目前,村民仍用最原始的生产法方式制盐,也就是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抽出卤水倒在各自的卤池中风干浓缩,再倒在盐田进行风干,结晶成盐。
红网时刻记者注意到,澜沧江奔腾南下,在两岸并不平缓的山坡上,村民用木料架出平台,再涂抹上透水性强、便于晒盐的红土,就建成了可以让卤水蒸发的盐田。这些大体呈方格形状的盐田,大小从几平方米到十几平方米不等。
扎西玉珍(前)正在盐田中劳作。
盐田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仰望仿佛“空中楼阁”。
盐田一排排一层层,由江边一直架设到三四百米高的山腰上,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仰望仿佛“空中楼阁”,俯视犹如层层梯田。进入盐田,房内顶部到处悬挂钟乳晶盐,仿佛进入“水晶宫”的世界。
芒康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可耕作地少而卤水资源丰富,加之雨水少、日照足、风力大的气候条件,自古以来先民就挖盐井、造盐田、晒盐卤、收盐粒,将人工晒盐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而由于晒盐场地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尽管采用相同的卤水源和生产技艺,晒出的盐却以澜沧江为界,西岸产红盐,东岸产白盐。生产出的红盐和白盐沿着川藏和滇藏“茶马古道”跋山涉水,远销往藏、川、滇、青的广大农牧区。
“每年3月至5月是最适合晒盐的时节,卤水在盐田里借着阳光蒸晒和大风吹拂得以蒸发结晶。每年7月到9月是雨季,盐田基本没有产出。”扎西玉珍表示。
进入盐田,房内顶部到处悬挂钟乳晶盐,仿佛进入“水晶宫”的世界。
风干完毕的盐田。
俯瞰盐田。
盐田一排排一层层,由江边一直架设到三四百米高的山腰上。(对岸架设的盐田垂直高度达三四百米)
来源:红网
编辑:陈雪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