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爹爹坚持每天做豆腐“犒劳粉丝”

2019-04-11 11:12:04 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智芳 编辑:李丽
字号:

“这不是做南北货生意,这是传承”

豆腐这一中国传统美食在民间可谓是家喻户晓,做豆腐则是一门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老行当。

在距离宁乡城区80公里的沩山乡集镇上,有一家没有招牌的豆腐坊,当地人都称其为“贺记豆腐”。这间豆腐坊的主人贺建胜已经79岁,每天仍然坚持像过往几十年一样,起早摸黑做豆腐,为的就是让“粉丝”们吃到那个传承百年的味道。

一桌豆腐耗时三四小时

4月6日,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与往年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情景不同,当天长沙的最高气温37℃。森林覆盖率占95%的宁乡沩山却显得清凉不少,但却有人也着起了夏装。他就是贺建胜。

“手工磨推一桌豆腐起码要三四个小时,石磨磨豆子是体力活。”贺建胜说,与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豆腐相比,他家豆腐石磨磨浆,柴火烧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黄豆的原味。因为保质期短、传统工艺繁琐,手工加工豆腐的人越来越少,如今在沩山只剩下贺建胜一家仍在坚持,而多年来,为了不损“贺记豆腐”这块“金字招牌”,贺建胜对品质的要求近乎执拗,“开始学打豆腐的时候,做坏的自己吃,有味道就倒掉,绝不卖给别人,砸自己招牌。”

凭着诚信经营跟手艺,贺家父子拥有大批“粉丝”,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没有谁不知道贺建胜做的沩山豆腐。

想把这手艺传承下去

一年到头,贺建胜没有空闲的时候。尽管生意火爆,豆腐的售价并不高,多年下来,也没赚多少钱。

“一年总收入大概二三万,这和做南北货生意性质不一样。”贺建胜说,他一天20斤豆子,一百四五十元豆腐。

“我快80岁了还坚持,除了技痒,更多的是想把这手艺传承下去。”贺建胜说,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更懂得顺其自然。

尽管每天做豆腐很辛苦、很枯燥,挣得也不多,可他还是想把这项传统手艺继续做下去,让更多人品尝到记忆中的美味。■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蔡臻 任铁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