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父女档”花农带动30户农户家门口就业

2019-05-13 10:04:01 长沙晚报
作者:钱娟 编辑:向宏鑫
字号:

种花卖花都是能手,浏阳“父女档”花农带动30户农户家门口就业

长沙花市五成非洲菊出自他们家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通讯员 肖海南

“‘五一’不放假,为了客户货源充足,我愿意天天工作。”这句满满鸡血味道的自白,出自一名60后大叔之口。打开浏阳市科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峻湖的微信朋友圈,五颜六色的非洲菊霸屏了,每天近2000扎非洲菊披着露珠发往长沙、萍乡、宜春等地,为“花粉”带去快乐。

2016年返乡当花农,吴峻湖和女儿吴小梅深耕花田种植非洲菊,带动周边30户农户家门口就业。搭上信息高速公路,吴小梅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基地自产非洲菊占领了长沙50%以上的非洲菊鲜切花市场。

父女搭档 线上点单线下配货

60后父亲吴峻湖,云南、湖南两地跑;85后女儿吴小梅,浏阳、长沙两头忙。平日里,这对“父女档”很难凑到一块,记者约访了几次,终于在位于浏阳文家市镇沙溪村的鲜切花基地,“逮”到了父女俩。

刚满30岁的吴小梅正熟练地给粉色非洲菊“穿衣”,套上透明塑料袋后,清点完毕,她和配送员一起将这满房“馨香”搬运上车。披着晨间露珠,当天首批鲜切花被发往长沙、浏阳、宜春、萍乡等地。

“卡在8点前将第一批花送出去,为接下来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础。”采访间隙,吴小梅点开电脑屏幕,开始统计信息,盘点各个花店的线上订单,及时联络基地采摘备货。忙起来,吴小梅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熟稔。

鲜货“触网” 数据多跑路人工少跑腿

“以前都是靠人工‘扫街’,挨个花店跑单,不管天晴下雨,不仅花在棚里等蔫儿了,人在路上也累蔫儿了。”说起以往的销售“老套路”,吴小梅连连摆手。

“我跟我爸说要开辟网络订单平台,他说靠不住,我们年轻人就爱整偷懒的玩意儿。”脑子活络的吴小梅依旧“我行我素”,通过前期的老客户信息建库、新客户信息录入,吴小梅悄无声息地搭建起了鲜花销售网络订单平台。

“订单哗哗砸过来的时候,我爸才知道我们年轻人有能量呢。数据多跑路,人工可以少跑腿,力气省下一大半。”吴小梅介绍,通过线上销售的方式,基地自产自销的非洲菊占领了长沙花市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产销两旺 长沙开花多地飘香

线上订单火爆,线下供应接力。“平均每天接收1000~2000扎的订单,通过兴盛优选电商平台打通销路,不少江西、湖北等地客户也慕名来求购。”这让负责供货的吴峻湖“压力山大”。每天清晨,在位于文家市镇沙溪村的鲜切花基地里,30余名花农赶早,穿梭在花田里,采摘最为新鲜娇嫩的花朵,挑选、打包、装载后,配送进入市场。

“比起云南,家乡的土壤和气候更适宜非洲菊的生长,花形更加饱满,花期也要长一些。”常年在花卉生意里摸爬滚打,吴峻湖精通“花事”,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资源。

2016年,深耕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吴峻湖接过了文家市镇政府抛出的“橄榄枝”,从昆明引进非洲菊种苗,带着300万元启动资金返乡创业。

如今,吴峻湖在沙溪村流转的土地达400亩,建有82个大棚,不仅有8种颜色的非洲菊,还有玫瑰、银柳等,鲜花年销售额达200万元,还与昆明花卉市场实现无缝对接,长沙非洲菊香飘省外。

“我的选择没有错,鲜切花不仅销路好,还能为乡亲提供就业岗位。”吴峻湖介绍,村里有30名村民在花卉基地打工,其中不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光工资支出一项就有50万元。“我主要负责除草、施肥和采摘,每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蔺万丁说。

吴峻湖的基地不仅对外销花,因临近文家市镇沙溪屋场,还一年四季对游客开放,花田成了沙溪村的网红景点之一。基地采集,大单配货,包装运输……来不及松一口气, 父女俩又忙了起来,为接踵而至的“5·20”紧张备货。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