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磁浮的名声,再一次响彻世界。
观潮君从湖南磁浮中心获悉,国际磁浮大会执委会已议定,由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五届国际磁浮大会(MAGLEV2020)”将于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国际磁浮大会是全球磁浮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技术最权威的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上一届是在湖南的张家界举行,当时,来自美、德、俄、韩、日等国和我国磁浮领域知名专家,围绕磁浮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发表真知灼见,就磁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磁浮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兼容等问题贡献智慧。
为什么连续两届这种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都选择在湖南召开呢?这一切都跟湖南磁浮交通产业的发展有关。下面,观潮君就给大家来扒一扒湖南和磁浮的那些事。
缘起
车间中多看了你一眼
时间回溯到2013年4月19日。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杜家毫到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调研时,一辆停在试验线的磁浮列车引起了他的注意,也正是因为多看了这一眼,正式拉开了湖南磁浮交通产业的序幕。
第二年,在历经多次专题会、协调会,乃至常务会后,各方在民主讨论中形成了共识。2014年5月16日,长沙磁浮工程——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正式宣布开建。
短短一年多时间,长沙黄花机场至高铁南站的中低速磁浮列车于2015年12月26日成功开通试运行。这是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世界最长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它成为穿梭往返于高铁与机场间的“追风者”。
杜家毫在《写在长沙磁浮列车开通试运行之时》写道:“长沙磁浮虽然是我国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浮交通快线,但我希望并相信它会更加成熟、更快成长,因为‘绿色、低碳’已成为新的发展理念和时代的共识。”
2016年1月15日和2016年4月25日,时任省长杜家毫还以普通乘客的身份,试乘磁浮快线,以亲身感受来更好地查漏补缺,确保磁浮快线万无一失。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运营3年来,已接待39个国家、52个城市的相关代表团来访。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各项技术指标,湖南在国内首次建立较完善的中低速磁浮运营、检修维护体系,填补了国内自主化商用磁浮车辆设计、制造、运营等多方面的技术空白。
展望
打造全国领先的磁浮全产业链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结合区位优势,将磁浮交通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实际推动,制定全省磁浮交通发展规划,构建省校合作科研平台,以及全力打通磁浮装备制造、设计咨询、人才培养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着力打造以磁浮交通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近日,观潮君从湖南磁浮公司了解到,根据他们最新的统计,开通三年来,长沙磁浮快线运营里程达273.5万公里,共计运送旅客916.54万人次。
这个数据标志着湖南磁浮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应用的成功转化。
同时,观潮君还了解到,今年3月份,湖南磁浮集团与凤凰县政府正式签订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也就是说,以后能坐磁浮游凤凰了。项目从凤凰高铁站出发,连接凤凰城北和古城核心景区,与途经凤凰的张吉怀高铁同步开通。到时候,张吉怀三市之间通勤时间将在30分钟左右。
湖南轨道交通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武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已落地的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集团磁浮市场拓展已形成基本路径,即将市场核心需求、先进磁浮技术、股东资源优配、运营解决方案深度融合、整体推出;未来,将以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为名片,以点带面、复制创新,向全国推广。
在技术方面,湖南也取得可喜成绩,中车株机公司磁浮研究所所长佟来生介绍,湖南最新的磁浮3.0版列车在技术上有全新突破,相比2015年的1.0版,3.0版列车爬坡能力提升40%,可以像“过山车”一样在100米内陡然爬升近4层楼高度。弯道允许通过速度提升15%以上,平均加速度提升50%以上。
走进“中车株机”公司,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这里有上万名产业技术人才队伍,所拥有的电力机车、动车组、地铁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整车以及配套的核心零部件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湖南智造”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目前,湖南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已经掌握了磁浮核心技术,磁浮交通的主要设备设施、配套件采购都可以在省域内完成。
一带一路”沿线9国12家主流媒体来湘采访湖南智造。
磁浮产业作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其发展史同样是“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变史,从单机设备智能化,到车间自动化,再到工厂信息化……一步步智能升级,不仅拉动了湖南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为湖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湖南磁浮产业不断向世界亮出“新名片”。如今,湖南磁浮产业已经整装待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红网特约作者 观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