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万元!90后研究生夫妻稻虾逐梦

2019-05-20 16:57:08 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编辑:李丽
字号:

  贺慧(右)、黄智(左)抬着一筐小龙虾过秤。两人研究生毕业后就扎根农村,将自己所学运用到田间地头,打造高质量农业模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摄

贺慧(右)、黄智(左)抬着一筐小龙虾过秤。两人研究生毕业后就扎根农村,将自己所学运用到田间地头,打造高质量农业模式。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华

寒窗苦读十八载后,很多人会把找一份优渥的工作,过起体面而稳定的日子当做首要目标。90后贺慧和老公黄智却背道而驰,这对研究生夫妻毕业后没有找工作,一门心思扎到农村,将自己所学应用到田埂地头,成就了他们独特的“智慧农场梦”。

稻田综合种养从书本下泥田

望城区乌山街道徐家桥社区的大片水田边,搭建起了一排临时板房,边上一台挖机在轰隆隆进行沟渠改造,两台车子停靠着路边等待买小龙虾。贺慧、黄智正忙着搬运、称量龙虾:“今天生意好,从早上5点多忙到中午了。”

不修边幅、勤劳朴素,是贺慧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只见她身着一件已褪色带着小洞的T恤,脚上踩着一双满是泥巴的人字拖,二三十公斤重的一筐筐龙虾被娇小的她轻松拖来拖去,与印象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女研究生相距甚远!

“新塘口产虾量比老塘口要少点。这一周来每天销量都是一千公斤左右,第一次出货至今不到一月,销售额有三十多万了。”贺慧对这个成绩还比较满意。田埂上,一株株樱桃树已经种下,环沟里田螺鳝鱼正悄然生长,这些也正是贺慧夫妻与普通农户的不同:“我学的就是稻田综合种养专业,现在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打造一个生态循环的种养殖体系。”

“整个过程完全不施化肥、不喷洒药剂。”贺慧侃侃而谈,上半年她在水田里蓄水,养殖小龙虾和田螺、鳝鱼、鱼等;下半年将水位降低,利用小龙虾粪便肥沃过的土壤种植优质水稻、养青蛙。小龙虾、鱼、蛙可以除虫,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等果树长大了,还要喂养土鸡,通过土鸡的啄食实现生态除草。“通过这种综合种养,可以实现每亩至少万元的收益,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两个研究生毕业之后当猪倌

在不少90后追求吃喝玩乐的时候,贺慧和黄智每天都吃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起早贪黑地忙碌。

“怎么会不苦,一切从零开始,而且父母也不支持,希望我们找份体面的工作。”黄智是贺慧的同班同学,两人在湖南农业大学相恋,毕业后在同学们纷纷谋求好职位时,他俩却四处找地方想实现自己的“农场梦”。在导师帮助下,2015年两人在宁乡租下了一处花猪文化博物馆,将结婚礼金作为启动资金,养殖起了花猪,通过土鸡、蚯蚓、蔬菜的种养实现了循环农业。猪粪养蚯蚓,蚯蚓喂土鸡,蚯蚓和猪的粪用来种菜和猪草,猪草和玉米、麦麸等绿色饲料用来养猪。养花猪周期长,要9至10个月才有回报,为了省钱,喂食、清洁猪舍、拖猪等全部是两人亲力亲为。黄智坦言进入现实后,心里有落差:“穷的时候连瓶可乐都舍不得买,生活也单调。”

“最开始二三十斤的小猪,我都提不起来,到后来,两百多斤的大猪我可以拖着跑了!”黄智笑谈往事,他们是唯一在花猪文化博物馆里通过养猪赚到钱的人,“有清贫寂寞更有成就感。”

投入百万元成就智慧农场梦

“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做好精品农业。”干了两年,贺慧还是想回到专业研究方向上来。两人结识了乌山街道的蔬菜种植户周树,三人一拍即合,在当地流转了五百多亩田地,投入了180万元进行改造和种养殖。

“他们俩有技术有想法,我看好前景。”周树的信赖很简单。

“我们的学习能力更强,会从书本、理论文章上根本了解原理。养猪、养小龙虾我们也是边学边养的,过程都很顺利。”黄智说这是他们跟凭经验从事种养殖的普通农户最大的不同,“比如养小龙虾最怕出现红水、黑水现象,这期间有好几天的质变期,普通农户只能通过眼睛观察水质变化,等肉眼可见时已经造成损失,而我们可以通过PH试纸、显微镜等设备第一时间发现水环境的指标变化,从而提前预防。”

除了学习各种新的种养殖技术,他们还利用微信、网络平台推广,采用无人机播种、机械收割……为了这个智慧农场梦,几个年轻人成了“百万负翁”,眼睛里却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民坊评弹

新农人,乡村振兴新动能

肖应林

学业完成了,如何就业并演绎人生精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这毫不奇怪。但就是有不少人,看不起一些有志青年回乡当农民,总觉得“下乡种田不如城里打工”。大学毕业后回乡务农,这恐怕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果真如此吗?望城区一对90后研究生夫妻给出的答案是:人生精彩,在田间地头同样能够书写,或许更漂亮。

他们运用所学,让传统的农业种养实现亩产值过万元,还因为给周边百姓做出了示范,吸引来投资,更大的发展正迎面走来。这告诉我们,有知识、有理想、有干劲的“新农人”,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有力有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从乡村实践来看,这样的“新农人”正在奔涌而出。他们有的创新经营模式带动村民一起致富,有的发展新的种植技术大幅提高单亩产出,有的找准新方向种出了绿色农产品。那么,如何强劲既有动能,不断增加新动能?

关键在于关涉“三农”的各部门依法行政,办好关乎在生产发展上的各种事项,例如土地流转、金融扶持、农产品进入流通等。惟其如此,“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百姓之问才会淡出视野。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