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20日讯(记者 钟佳凝 刘林真)近日,醴陵市沈潭镇三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薄荷基地里,每天有七、八十位村民在忙碌,这里的薄荷长势十分喜人。
在沈潭镇沈潭村的薄荷基地里,一股淡雅宜人的清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成片的薄荷已经超过20厘米。
贫困户易佑均说:“在这里做事很舒服,老板对我们也很客气,我们老人家挣了点钱也感到很幸福。”
据记者了解,易佑均一家6口人,两个儿子和妻子缺乏都劳动能力,再加上自身年纪较大,无法外出务工,家庭经济一直比较拮据。去年合作社成立以后,他就在家门口谋到了一份工作。
三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去年4月,种植薄荷1500多亩,涉及沈潭、夏星、三星里三个村。一年可以割薄荷三季,产值可以达到100多万。现在基地内每天务工人员达到七、八十人,其中贫困户近三十人。
三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朱海军说,近两年薄荷的行情慢慢在上涨,加上沈潭镇在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我们就考虑在这里搞一个薄荷种植基地。
近年来,沈潭镇以薄荷种植产业发展为契机,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明确合作社、农民、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股份,通过劳动务工、政策分红、入股分红等多渠道增加收入,促进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