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用纪律看好村组“钱袋子”

2019-06-26 09:34:57 红网
作者:雷敏 编辑:于佳丽
字号:

红网时刻永州6月26日讯(通讯员 雷敏)“你们算的数,我们选的人,再也不怕出现‘糊涂账’了。”日前,蓝山县塔峰镇果木村六组村民朱智刚在村民大会上拉着镇纪委书记的手高兴地说道。移交会上,塔峰镇纪委将核算出来的176694元组集体资金移交到新任村组长和理事会成员手中,果木村村民多年的心结,终于得以解开。

2018年3月初,果木村六组村民到塔峰镇纪委反映村组长朱宣泽等人长期滞留组集体资金。经镇纪委调查发现,自2014年以来,因蓝山县工业区扩大,对果木村的土地进行了征收,其中有部分被征地是组集体用地,征地款就未分到户,由果木村六组几个村民代表保管。果木村六组新老组长更替频繁、如何使用这笔征地款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意见未统一等原因,未对这笔征地款的去向进行公示公开。因此,果木村六组村民对村组长及村委干部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疑问,多次要求镇纪委彻查组集体资金去向。

为此,塔峰镇纪委先后对该笔征地款资金的去向进行清底、核算和公示,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村组大会,充分发挥“策由民决、账由民算、官由民选”的精神,最终将结算出来的176694元组集体资金移交到新任村组长和理事会成员手中。

2018年以来,蓝山县全面开展推动廉洁乡村活动建设,对农村三资问题进行大清底、大摸排。联合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级项目不公开、不透明,村组财务管理混乱、监管不力等问题开展全面清理整顿,建立健全相关财务制度,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把村组干部纳入监督范围,主动接受监督,让农村“三资”管理使用体系和村组干部权力体系在阳光下运行。同时,把基层“拍蝇”和破“网”打“伞”相结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律从严从快查处,并坚持“两个一律”“一案三查”,以实际的行动和效果护航脱贫攻坚战。

“旧账理不清,百姓意难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全县的村组财务的管理进行大清底,使‘三资’管理使用情况更加公开、透明,明确村民理财小组的职责定位,赋予他们监督权和建议权,让村组的‘钱袋子’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蓝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