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显达为杨家编制的一担皮萝。
杨昌彬老人正在讲述一担皮萝的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郭千千 通道报道
96岁的杨昌彬身体硬朗,每天要做些家务、砍柴火、洗衣服、做饭菜、煎药,闲不下来。杨昌彬家住通道县流源村,这里四面环山,风景秀美,家中四代同堂,生活幸福美满。只是偶尔,他会拿个小板凳,慢悠悠走到村口坐着,像在等待什么。
“我有一次问他,他说在等阿哥,阿哥是我爸爸年轻的时候认识的一个红军战士。”杨昌彬的儿子杨晟雀说。6月30日,记者来到杨昌彬家中,听老人讲一担皮萝的故事。
杨昌彬第一次见到“阿哥”邱显达,是在1934年冬天的一个黄昏。红军途经流源村时,邱显达敲开了杨昌彬的家门。当时,12岁的杨昌彬正和父亲在家中做饭,只见一个拄着拐杖,衣衫破烂的年轻人推开门说:“老乡,你散点饭给我吃吧。”杨昌彬看到红五星,知道是红军,又听邱显达说话和善,便回答说,“那要散什么饭,你进来吃吧”。
原来,邱显达是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22岁,江西瑞金人。由于得不到治疗,他右腿小腿上的伤口已经化脓,影响行走。前段时间,红军经过村子,他们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常常帮助村民挑水劈柴。杨昌彬一家知道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便悄悄收留了重伤的邱显达,上山采药帮他治疗伤口。
“父亲母亲上山采药,我就帮他清洗伤口,敷药。邱显达比我大,我叫他阿哥。”尽管年事已高,杨昌彬对邱显达的印象依然深刻。有时邱显达听不懂他说话,两人就用手势交流。在他的叙述中,邱显达善良,和善,是个好人。
在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三个月后,邱显达终于能走路了。
“脚伤好了之后,阿哥就问我,你们这里哪里有竹子,就去山上砍了些竹子回来,打了2个大皮萝。”邱显达伤好后,准备去追赶部队了。他无以回报杨家人的恩情,便织了两个皮萝,聊表心意。
“我说,阿哥,你莫(不要)走。可他说自己是红军战士,执意要走,还说你们要是想我,看看皮箩就是看到我。”杨昌彬回忆说。几天时间,皮萝便编好了。而邱显达这一走,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唯有两个大皮箩,伴随着杨昌彬,从懵懂少年变成白发老人。
“要是没有红军来,我就被抓壮丁啦。”新中国成立后,杨昌彬常常睹物思人。也许邱显达早已牺牲在长征路上,可在老人心里,始终坚信他还活着,始终挂念着他这一位红军阿哥。
多少年来,杨昌彬一直珍藏着这担皮萝。2010年2月底,他将皮萝捐赠给了通道转兵纪念馆。
“之前有人要买这担皮萝,老人拒绝了。我们刚开始来的时候,他也不同意,后来我们说,放在纪念馆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知道红军的好,宣扬红军精神,老人很快就同意了。”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