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明网 记者 彭团 黄藤 实习生 张季兴 摄影报道 拼图 楚铮
在湖南,有这样一群人,穿上红马甲,他们是交通劝导者,少年宫义务教师,田间地头技术员,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脱掉红马甲,他们是医生,老师,企业职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湖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老骥伏枥,干劲不减当年。他们中,有的年过七旬,早已退休,但做起志愿者毫不含糊,继续发挥余热,他们觉得“人活着,就有责任把一些事情做下去”。
朝气蓬勃,爱心无限。他们是年轻的志愿者,站在了新时代的风口,积极投身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抗洪救灾、疏导交通、义务支教……哪里有百姓需求,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稚气未脱,却早早把责任扛上肩头。他们中,还有未成年人,他们或看望空巢老人,或坚持去河边捡垃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截至2019年7月18日,湖南省注册志愿者共有9986799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他们让城市更温暖,让农村更美丽。
今年4月至7月,记者走进湖南各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老百姓家里,用镜头记录了湖南9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工作生活和志愿服务的两面。下一个,会是你吗?
龙桂芬,30岁,民族舞演员,凤凰县老家寨景区文明旅游宣讲志愿者。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龙桂芬成为了一名文明旅游宣讲志愿者。工作休息间隙,龙桂芬常常给游客宣讲文明旅游知识,她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让家乡变得更文明,让家乡的旅游业发展得更好。
刘建中,50岁,辰溪县司法局副局长,辰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法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政法干警,刘建中在工作中看到很多家庭因为某一人犯罪,导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为了让服刑人员家庭获得幸福、重生,刘建中发起“快回来——社区服刑人员回归温暖”志愿服务项目,对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实施帮扶,和家庭成员共同帮助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夏昭炎,85岁,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十多年来,夏昭炎在家乡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他拿出自己微薄积蓄,成立活动中心、开办学校、创立书屋……夏昭炎说,他有一个梦想,如果有一天,农村到处飘散着文化气息,农民都能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一天就昭示着他理解中的新农村真正建成。
庞红亮,41岁,美发师,韶山市映山红志愿者协会志愿者。
2010年庞红亮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此后不论严寒酷暑,每月5号或节假日,他都坚持上门服务,为老人、行动不便和需要帮助的人义务理发。“我也记不清给多少人义务理过发了,能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快乐,志愿服务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小伟,40岁,相声演员,华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艺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陈小伟是岳阳华容县文艺轻骑志愿小分队的领队,他发挥自身表演特长,将“治陋习、树新风”宣传巧妙融入相声表演中,让乡亲们在农忙之余享受文化大餐。他说“送戏就是送欢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看到群众的笑脸,我就觉得值了。”
甘元秋,68岁,农民,常德津市新洲镇人居环境整治服务队志愿者。
甘元秋家庭清贫,但做志愿者毫不含糊。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一年多来,甘元秋不仅经常下户为群众打扫卫生,还去屋场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他认为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带头服务百姓,为建设美丽宜居家园贡献力量。
李景军,51岁,医生,张家界武陵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慈善服务队志愿者。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记者黄藤 摄
从一个人做义工到一支两百人的队伍,从义务理发到文明劝导、关爱留守儿童、义务献血,李景军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义务活动,他对自己有个承诺:“要做到走不动为止”。因为从事志愿服务都是免费的,李景军身边的朋友开始不理解,后来被他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坚持感染,也加入其中,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军中的一员。
刘诗思,12岁,学生,益阳赫山区曙光小学文明礼仪劝导志愿者。图片来源:湖南文明网 记者 彭团 摄
每天早晨,刘诗思都会头戴红色志愿帽,身披文明礼仪监督员绶带,站在校门口进行“见到老师要敬礼”等文明礼仪监督。她还经常和老师、家人一起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坚持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史纯华,43岁,烟草公司员工,郴州桂阳县蓉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
12年前,史纯华因为参加救灾保烟苗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此后,他经常参加关爱抗战老兵、癌症患者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他说:“做志愿者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他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是连接群众与政府的桥梁,群众有合理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时解决。
来源:红网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