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甘肃省文县这几天火了。由中国记协、文县县委县政府主办,红网、长江云、华龙网、封面传媒、快手科技、文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大型助农直播,将这里的山珍特产和民俗文化带出大山,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网友的在线关注。同时,当地大量特色农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签约合作等形式进入更加广阔的市场,有效助力文县农民脱贫增收。
在全国各级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践行使命与担当?7月22日-25日,在甘肃文县大山里的这场大型助农系列直播给出了答案。
20年新闻扶贫路
文县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境内90%以上地区为高山山地,9个乡镇位于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重点保护大熊猫、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限制或禁止开发。受限于当地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条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一直是当地发展中的难题。
椴木上的木耳在等待收获。
不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广袤的山地也为文县带来丰富的物产。仅绿色食品山野菜珍品就有蕨菜、微菜、皇菜等20多个品种,珍贵大型林木真菌有羊肚菌、猴头菌、牛肝菌、松茸、黑木耳、金耳、银耳等194种,再加上文县当地农民广泛种植的大红袍花椒,将这些宝贝带出大山,就足以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文县花椒
1998年,中国记协开始帮扶文县,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作为行业团体,与其他扶贫单位相比,中国记协一没有行政管理权限,二没有雄厚的资金来源,在资金扶持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等方面作用十分有限。
充分利用行业优势资源,中国记协在文县积极探索出一条新闻扶贫之路。派出多名干部在文县挂职扶贫,开展点对点定向帮扶,并组织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到文县扶贫第一线,以大量优质新闻报道,全方位展现文县风土人情及发展面貌。在相关新闻报道的推动下,“‘椒’个朋友”“拥有咂杆酒,每个人都是调酒师”等概念的推广也让文县的大红袍花椒、咂杆酒、食用山菌等农产品为更多人所知。
进村采访途中,道路被大雨损毁,随团采访的中国记协驻村扶贫干部宋晓明(左)、文县融媒体中心朱勇等同志下车搬石修补路面。
在当地政策引领和市场的带动作用下,截至2018年,文县花椒累计面积达到30万亩,实现产值5.76亿元,人均增收2740元;种植纹党10.9万亩,实现产值2.6亿元,达到主产区群众收入的60%以上;茶叶产量达到65万公斤,产值2.28亿元,茶叶收入占主产区贫困户收入的70%以上。当地176个贫困村建立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社352个,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全县有5293户18819人达到了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5%,预计今年能实现整体脱贫。
新闻战线“走转改”主战场
初到文县,来自各媒体的助农系列直播组成员纷纷为沿途气势雄伟的大山和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景色所吸引,等到直播时进入大山,才深刻地感受到山中农户生产生活的不易。
7月22日,由长江云牵头开展的首场直播《“椒”个朋友吧》将地址选在文县桥头乡为头村的花椒种植地中,离县城直线距离约22公里,但中间隔着一座高楼山。
直播组克服前一天长途跋涉,加之水土不服导致的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早晨6点半从住地出发,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直播当天上午和前天晚上,当地都是潮湿的下雨天。上山途中,还不时可以看到滚落在路旁的山石,在部分路段,还可以听到小石子落在车顶“啪啪”的响声。
翻越高楼山,最险的路段莫过于212国道固镇村一带一边山坡一边陡崖的连续12个“U”型弯道,驾车的文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熟练的车技让人十分安心,沿途无数个弯道和分叉路口,不用导航就能准确到达目的地,这也让我们这些“伪司机“感到汗颜。
参与直播的各家媒体,在直播过程中,既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有相互竞争、互不服输的心理。一家媒体直播,其他同行在一旁“围观”找优势,学不足。
长江云通过文县和武汉两地直播现场互动,线上线下同步为当地花椒找销路,不仅卖出去2300多斤花椒,如期呈现一场高水准的节目;同时,航拍、VR等十八般武艺也让大家感受了科技的力量。
重庆市场对花椒有着巨大的需求,华龙网的直播节目中,重庆德庄集团与文县签署了金额达4000余万元的花椒订购协议,巨大的市场感召力让媒体同行感慨良久。
封面传媒走进文县当地最具特色的白马藏族聚居区,将镜头对准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族群,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793万多名网友关注,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巨大的声势。快手直播每场动辄四五百万观看量的巨大传播力也让一行人惊诧不已。
红网充分利用PC、时刻新闻APP、LED新闻联播网等“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传播矩阵,以及全省各分站为基础的“市州县区四级树形传播体系”开展大型全媒体助农千屏直播《宝贝出山》,分别走进当地农产品加工车间、体验中心和食用菌种植基地,两场直播,红网、时刻新闻共434.7万人观看,全网观看量1469.7万,展现了“传媒湘军”的传播力量。
尽管采访路途艰险,但各媒体直播组克服困难,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各显神通尽显社会担当。
走近走近再走近
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表示你离得不够近”,影响了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成为考量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坐在家里永远等不来新闻,也采访不到任何感人至深的新闻第一现场,新闻工作者唯有走近走近再走近。
地处秦巴山地的文县,道路之艰险给参加此次直播的工作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直播组走过的每一条道路,都是当地老百姓回家或进城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地媒体同行每次采访都要走的路。他们能走,我们为什么不能走?
在7月上旬湖南抗洪救灾的新闻报道中,湖南省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逆道而行,跟随救援人员,哪里水情大就到哪里,哪里灾情重就去哪里,在新闻事件第一现场采写实时消息、传递感人瞬间、破除网络谣言。
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记者在扶贫一线”报道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一线践行“四力”。编辑记者跟随当地扶贫干部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全过程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做到了扶贫在哪里,记者就在哪里,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稿件就积淀多少真情。
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高业务本领,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还需要新闻工作者更多地走近新闻第一现场。
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就在新闻现场,就在和老百姓最贴近的地方!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