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我们因何而爱

2019-07-27 10:34:38 湖南日报 编辑:宋芳
字号:

编者按

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以“红色热土新征程中部崛起新湖南”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湖南走到舞台中央,向世界展示70年发展成就。记者,既是这场发布会的记录者,也是湖南发展的见证者。本报特刊发湖南日报社(集团)与会记者的观会感受,看看他们眼中的三湘巨变,聊聊他们心中的青春湖南,晒晒他们对潇湘厚土的深情眷恋……

为生态优先的坚守点赞

湖南日报记者冒蕞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向中外记者介绍了近年来湖南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效。

作为时政记者,一次次跟随现场调研,我走遍了湖南的各个县市区,亲眼见证了湖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点点滴滴。

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强力推进,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的转型退出,洞庭湖矮围网围的全面清退拆除、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黑杨的全部清理,建成区黑臭水体、畜禽养殖粪污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一个个得到整治……由水及岸、由水体到大气、土壤,湖南拿出一系列铁腕措施,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征程上一路奋进。

三湘大地一天天在变得更绿、更美,背后是全省上下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过去,有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摆在前面,湖南不仅严格控制污染增量,更在不断下力气“还清旧账”,全力化解污染存量。

“这些年,我们是这么做的,而且今后还要坚持这么做下去。”正如许达哲省长在发布会上所言,进入新时代,湖南正努力用良好的生态为如画的潇湘盛景添上一笔又一笔亮色。

湖南,爱你绝不止几分

湖南日报记者邹晨莹

湖南,我们因何而爱?

十年前出省读书,一听说我是湖南人,得到的回应大多是:“毛主席的家乡人”“湖南卫视很好看”……当时,我便告诉大家:“湖南哪都好!”但若对方问题再深入些,比如,湖南特色是什么、湖南名片是什么,我思来想去,竟一时语塞。那时觉得,爱湖南,难道需要理由?

发布会现场,翻开70年发展相册,“爱”的感觉几乎无处不在——由许许多多细微的感动汇聚而成,让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

湘绣的精致、湘茶的醇和、湘瓷的风韵,这是底蕴厚重的“湖南名片”;发布会上,印有“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等“头衔”的,也是活力迸发的“湖南名片”。无论是享誉四方的老名片,还是走向世界的新头衔,都代表着湖南,都是我们为之骄傲的湖南。

“湘”见世界,湖南成为世界焦点,不仅在于它惊世绝俗的风景、风物、风情,更在于杂交水稻解决温饱这一千古难题,在于天河计算机成为国家骄傲,在于每个人都能为人生留下梦想的位置。湖南的70年,不只是时间的度量,更是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活力的日益激发。

这是我们值得期待、值得为之奋斗的湖南。我们倾情如一,我们真情不改,我们深情依然!

传承和创新,成就更好新湖南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为薇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发展成就展上,省工艺美术大师成新湘为观展者“科普”湘绣“绝招”——“双面全异绣”。一块透明底料的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花木兰,一面的木兰鏖战沙场意气风发,另一面的木兰则对镜梳妆楚楚动人。成新湘说,作品运用的细于发丝的劈线技艺和精微的藏针隐线技法,当属湘绣全异绣的突破和创新。

成新湘展示绣作时眉飞色舞,这位仅有初中文化的绣娘,通过30年的坚守,不仅实现了自我升华,传承了湖湘文化瑰宝,还不断创新湘绣技艺,探索湘绣与文创、与科技的结合之道,努力为打造湖南这张“非遗”名片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不正是千千万万奋斗者的缩影吗?

再环顾展厅,与《花木兰》一样,每一件展品、每一项发明,皆为湖南人民传承与创新的成果。正是这些秉持传承和创新理念的奋斗者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才有了越来越好的新湖南。

现场的展示者们不断诉说着他们基于模型之上的更新创造,那眉宇间的神采,让我感怀——行进的湖南,拥有如此驰而不息、笃定前行的人民,明天会更好!

湖南的“知名度”与“幸福感”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秦慧英

“湖南很有名的,从小我外公就在我耳边念叨中国的各种事情,讲得最多的就是毛泽东和袁隆平!”

7月25日下午2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之前,阿联酋中阿卫视记者艾琳娜兴致勃勃地用中文和我聊天。从伟人故里,到中非经贸博览会,再到张家界的奇峰异石,我们仿佛是认识已久的老朋友。

采访过很多新闻发布会,这一次我的关注点从发布会本身,转移到新闻记者同行。70年三湘巨变,湖南人自有体会。那么,其他记者眼中的湖南又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人、一个故事、一味美食、一处风景,甚至一个品牌,都可以构成人们对一个城市或省份的印象。我问了艾琳娜以及人民日报、香港经济导报、中国国际电视台、加蓬《团结报》等多个中外媒体记者同样的问题:你对湖南有什么了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答案中,有三湘风景的美名,有湖湘文化的荣光,有惊艳世界的湖南“智”造和前沿科技,有越来越宜居的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老百姓生活满满的“幸福感”。

让湖南非遗历经岁月而不朽

三湘都市报记者李成辉

英语里,中国与瓷器是一个词,世界就是通过陶瓷认识的中国,陶瓷也是第一个实现“全球化”的商品。“湘瓷”,在中国瓷器文化中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申彬带来了6只精美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经过烈火的烧灼、时间的沉淀、匠心的独运,向世界展示着“禅在花草中”东方美学的典雅,让众多的中外媒体同行流连忘返。

申彬介绍,这其中有4件被国家博物馆展出并收藏,另外2件《富贵寿考》和《嘉和永年》也将在下月进入国家博物馆。

这一切,离不开申彬的公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扬龙,是他历经40年总结出“薄施淡染”分水技法。

“生在泥上,死在窑上”是对瓷器烧制技艺人的最好描述。申彬在她十几年的“修炼”中传承着“造物忌巧,待人以诚”的父训,矢志不渝地用心传承。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精益求精才是对工匠精神最原汁原味的保存。

其实,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坚守初心,湖南非遗才会历经岁月而不朽。

难忘那一张张质朴快乐的笑脸

华声在线记者卢小伟

高新技术、现代农业、工程机械、创意文化、脱贫攻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湖南70年发展成就展同时举行。一幅幅精美的图片里,有高楼林立的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有游人如织的红色旅游景点,有奔跑着麋鹿群的洞庭湖湿地,也有脸上写满质朴快乐的贫困地区人民。

我感触最深的,是十八洞村的一张张笑脸。脱贫攻坚,虽然只是70年发展的一个片段,却是湖南以老百姓民生福祉为目标,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注脚。作为“精准扶贫”理念的首倡地,十八洞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故事,感染着人,启迪着人,也激励着更多人。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作为一名记者必须锻炼好的“四力”。曾经,我在波澜壮阔的脱贫致富现场,见证、感受、记录、传播;如今,乡村振兴大幕开启,新湖南踏上新征程,我的脚步也应该与时代同行。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