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正在手把手教学生们折风车。
“萤火虫”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禁毒宣传、扫黑除恶、交通安全等知识宣讲。
红网时刻7月31日讯(通讯员 鲁冠江)7月以来,外出求学的大学生陆陆续续返乡归家,中小学生暂别学校课堂进入暑假生活。如何让学生们过一个多姿多彩又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呢?
在湘东浏阳高坪镇,一场围绕学生群体为主体的“萤火虫”志愿服务活动在乡村田野上拉开了帷幕,近千名大、中小学生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宣讲政策、传播文明新风尚,过上了一个不一样的暑期生活。
“家燕归巢”,“萤火虫”志愿课堂办起来
“大家把手里的正方形纸片沿中线对折成长方形。然后摊开,再将底边对折到刚刚长方形的折痕......”7月26日,在高坪镇志民村“萤火虫”课堂上,从山村里走出来的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理工大学等大学生正在给村里79名孩子讲解着如何折手工风车。
家住志民村的大三学生张雨晴有过两次支教经历,一次在湖南湘西、一次在贵州铜仁。当听到村上要组织大学生给孩子们上课时,她义不容辞地报了名。
“每次支教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次志愿活动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感触。因为自己常年在外上学,没想到村上原来有这么多同龄的人,以前竟然彼此不认识,借助这次活动,相互熟知了起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让自己收获了友谊,还使自己因帮到别人而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张雨晴说,让自己感触更深的是村里干部、村民为村容村貌改善筹工筹劳,把路拓宽了、路灯装上了、路边绿化了,营造很多便民码头、凉亭、小景致,整个村庄美了起来、舒适了起来,自己也对家乡美好明天憧憬了起来。
在高坪镇三合水村,以薪火相传·水润夏日“萤火虫”志愿课堂为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暑期志愿教学活动,9名高校大学生为46名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学生群体讲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并结合自身经历将平时学习的方法以及在高校所见所闻穿插在课堂当中,点燃孩子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之心。
50余岁的三合水村村主任毛国成平时十分热爱书法,写了一手好字。借助“萤火虫”志愿课堂,他开设了书法课堂,教授孩子们练习毛笔字,传承国学经典。
“在这里我学会了写毛笔字,也十分喜欢听语文课,老师讲课像讲故事一样,以前不是很理解的古诗,现在理解了。”12岁的留守儿童小黄同学说,我和爷爷一起生活,父母离异了,爸爸在浙江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如果没有暑期课堂的话,我一般会在家玩手机。
“开设暑期‘萤火虫’志愿课堂,就是想让大学生多了解一下乡村状况,做一些志愿活动,增强对基层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是为了让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在暑期增长一些见识,丰富暑期生活。”高坪镇副镇长刘榴说。
文明实践,“萤火虫”户外实践走起来
“废电池、日光灯、温度计、油漆桶、杀虫剂、农药瓶等物品为有害有毒垃圾,各位同学在宣讲时可告知村民另行保管,保洁员上户收集。”7月29日,在高坪镇株树桥村村主任欧百端讲解下,200余名大、中小学生分6组挨家挨户开展垃圾分类上户宣传活动,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好处和方法。
“其实,这样的活动我参加了很多次,一般我在家的话,都会参加。我感觉这样活动很有意义,即便天气很热,只要能够感染更的多人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让自己的家园越来越美,心里就会很开心。”即将读研的大四毕业生周慧是株树桥村走出大学生,对村上组织的活动她都很乐意参加。
在高坪镇沿甸、双江、向阳、石湾等村,组织大、中小学生集中学习垃圾分类、禁毒宣传、防溺水、《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知识,并分组开展上户宣讲活动,将相关知识扩展至每家每户。杨潭村组织学生志愿者轮流到精准扶贫户家开展学生学习辅导活动,让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温暖和关怀。
“一个个‘萤火虫’发出微光,就能汇聚成一团亮光,一个个学生就像‘萤火虫’一样,趁着他们放假时间把他们组织起来,就能释放出无限大的力量。”高坪镇党委书记宋国辉说,通过组织学生群体开展“萤火虫”志愿服务活动,既能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增长见识、提升良好的品性修养,又能推动学生群体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文明新风尚,并宣传、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推动乡村逐步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