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实”字托底 衡阳锻造“最强执行力”纪实

2019-08-12 10:20:38 湖南日报
作者:李茁 徐德荣 唐曦 王卫全 编辑:徐丹
字号:

湖南日报记者 李茁 徐德荣 见习记者 唐曦 通讯员 王卫全

最近,衡阳市与成都航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衡阳航空市场和临空产业发展。衡阳打造航空货运的中国“孟菲斯”、航空客运的“湖南副中心”又迈出了一步。

这两年,衡阳市的项目签约、开工活动多,平均每月都有投资超10亿元单体项目开工。“动态更新”越来越频、“朋友圈”越来越广,这是衡阳市锻造“最强执行力”、建设“最美地级市”的成效显现之一。

“干”字当头见真章。近年来,衡阳市紧紧围绕提升干部执行力这个重点,坚持用务实的作风推动发展、用发展的成果和群众的满意度检验执行力,全市形成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崭新格局。

雷厉风行 高质高效

“从申报资料到领取注册证只用了33个工作日,没想到这么快,以前在一线城市至少一年多时间才能办好!”7月24日,入驻衡山科学城的大井集团负责人曹柯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时,连声为园区高效服务点赞。

去年5月,大井集团抱着“试水”的心态,将电源适配器项目从广州转移到衡阳。一年来,衡阳上下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提供高质高效的暖心服务,让大井集团决定将旗下4家分公司全部转移到衡阳。

哪里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企业就到哪里发展,资金就往哪里聚集。

“当前,衡阳正处于抢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必须上下齐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招大引强。”衡阳市委书记郑建新说,全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干字当头、干就干好”的意识,投入到招商引资、优化环境工作之中。

浓厚的干事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衡阳速度”不断刷新。

衡阳工业博物馆从决策到开馆仅用5个月14天,比亚迪云轨项目从洽谈到落地只用了58天,中盈衡阳复合健康科技产业园从项目对接到正式签约仅43天,中国五矿水口山铜铅锌综合基地从“一片荒山”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一年……

产业项目建设好戏连台。年产值可达180亿元的凌帕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珠宝产业集聚区——衡阳国际珠宝产业新城签约、衡阳(国际)眼镜小镇首批5家企业顺利入驻等。

雷厉风行,高质高效。今年上半年,衡阳市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4个,签订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6个;全市GDP同比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为近年最好水平。

凝心聚力 善作善成

前不久,衡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通过省级考核评估,标志着该市成功拿到国家卫生城市“入场券”。这是衡阳市创卫工作开展多年以来,首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去年,衡阳市再次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

“创文创卫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它贵在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衡阳市市长邓群策介绍,今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仅围绕创卫这一项工作,就先后8次密集调度。

领导干部带头作为,带动衡阳群众广泛参与。今年初,衡阳市启动“衡阳群众”品牌创建活动,团结最广泛的群众力量参与到服务衡阳的发展建设中来。截至目前,全市实名登记在册“衡阳群众”志愿者已达70余万人,为城市长久发展凝聚巨大合力。

去年,衡阳还出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剑指城市治理“顽疾”,以法治促“长治”。一年多来,从干部到群众,从乡村到城市,从社区到单位,衡阳上下高效执行,市民广泛参与、齐心发力。

打造“三清三建”升级版、“三江六岸”生态修复与改造、城市主干道“两厢改造”、划行规市并加大农贸市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颜值”;重拳出击火车站、高铁站、南岳机场“两站一场”形象整治、开展“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志愿劝导服务、进行“你文明、我点赞”征集评比、举办“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系列讲座,持续涵养城市“气质”。一茬接一茬,衡阳市建设“最美地级市”的脚步从未停歇。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测评结果显示,衡阳市的综合排名从早两年的第80余名跃升至第34名。

问题导向 动真碰硬

“以后再也不怕下大雨把泥浆冲到家里,屋里那几把铲泥的铁铲和雨靴都派不上用场啰!”在常宁市大义山自然保护区,山脚下三角塘镇大义山村的村民何福子看着门前恢复如初的青山绿水,喜笑颜开。

过去,大义山片区的采矿企业无序开采,导致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村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这一情况得到常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亟待整改的“硬骨头”。今年2月,针对省委第四轮巡视反馈意见,常宁市立即对5家关闭尚未退出企业进行清退。并组织数百名干部,带领村民开展复绿行动,栽种苗木22万余株,复绿面积达454.2亩。

群众的呼声,就是整改的发力点。面对基层、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衡阳市各级党委、政府直面问题,不摆困难,不讲条件,不走过场,把问题整改当作检验、强化执行力的重要抓手。

过去,“文山会海”、“文来文往”走过场等“两个主义”突出的问题,令基层苦不堪言。

对此,今年来衡阳市集中开展“会海”专项整治,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制定会议“清单制度”明确上会议题,避免发言讲空话套话;掀起公文“短实新”之风,压缩整合各类简报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据介绍,今年1至5月,衡阳市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共16次,同比减少15.7%;市委办下发的全年党内规范性文件同比减少超70%;市级层面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80%以上,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

一连串数据,是衡阳严把问题导向,动真碰硬、立行立改见成效的有力体现。

许多关乎民生的事情也在稳步推进:制定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实行一校一策、综合整治,确保2020年底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扎实推进棚改项目,精准勘察,精心设计,精细施工,努力实现百姓“宜居梦”;开展扶贫领域“大清查大整改大提升”行动,确保脱贫路上“一户不差、一人不落”……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衡阳市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步履坚定,以“最强执行力”向着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这一目标奋进。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