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甘秀珍 张军 湘西报道
“心酸村”本名“新双村”,位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村下辖五个组,全村279户987人,其中贫困户72户308人,有耕地1400亩,其中水田480亩,人均0.5亩,缺水少路,外面的人怕进来,里面的人难出去,是龙山县的深度贫困村。
2018年3月,湖南省委党校一行三人从几百公里外的长沙来到新双村,修公路、建水塔,在石头缝里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已实现56户243人脱贫,预计年底实现全面脱贫。里耶,土家语是开拓土地的意思。一年半以来,工作队三人与村民们一起开拓出里耶镇新双村这片富饶的土地,“心酸村”也变成了喜闻乐道的幸福村。
攻坚克难,硬仗需要硬队伍
工作队进驻时,新双村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原始”村落,3组没有通路,从村部去3组要绕道4.5公里外的毛路,再从二级路借道其他村。4组因道路狭窄艰险出了多起交通事故,其中一起造成村民周志福终身残疾。修路,是新双村民多年的愿望。
为解决这一难题,工作队在队长刘礼元的带领下开山修路。“我们没想到一来就碰上了硬钉子,几位村民有个老婆婆死活不同意修路占她家的荒地,我们和村支两委的同志都放弃了,只有队长还在坚持。”工作队员王本果说到。
“我是部队出来的,不能退呀!”提起修路的艰难,刘队长满脸坚毅,25年的从军经历磨砺出他不服输的性格。为此,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多次与老人在电话里沟通,并专程去龙山到老人陪读的出租屋耐心劝解,以尊重和诚心打动了老人,通往3组的路得以修通,4、5组道路的拓宽硬化一并完成。
“我们组多年来的梦想就是把这条路修通,今天终于实现了!感谢扶贫队,感谢党和政府!”贫困户向民贵走在刚修通的3组路上,感到无比激动。
“河边这180亩地是全村最肥沃的地,3组的路通了,村民才富得起来。”刘礼元解释。工作队统筹整合扶贫资金1300多万元,在保障道路畅通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建12公里产业路,增修14000米水渠,清淤泥、装水阀,以山泉水加蓄水池两套方案保证全村饮用水的供给。
石头缝里抓经济,长短配合谋发展
新双村常年有效积温高、土质肥沃,地里石头多、土壤少,工作队只能在石头缝里想办法,采取短期收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的产业帮扶思路,让产业在石头缝里扎了根。
在1、2、3组种植脐橙,达1100亩;4、5组种植油茶,达600亩,作为村里的主打产业,谋长远发展。同时,种植反季节水果丑柑200亩,在各组内免费提供每户40只太空鸡苗,建成了规模达2000只的太空鸡养殖基地,以保障村民及合作社的短期收益。
“太空鸡收购98元每只,预计帮助贫困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益可增加10万元以上。即将种植的青钱柳5到8元每斤,能更大程度提升农户和村集体的收益。”对于新双村的发展,刘礼元满怀信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队认识到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必须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当从乡村本土人才中产生,把更多优秀的本土人才“引回来”。
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动员和宣传下,2019年上半年,村集体已流转荒田荒地近100亩,成立产业合作社2个加入农户近80户,有8名党员近2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涌现出了养蜂大户彭清发、养孔雀大户彭沅安、种植大户彭征美、油茶大户张厚林等10多人的产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近200户农户发展产业。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脱贫攻坚“排头兵”
“村里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全村13名党员有10名年龄超过60岁,文化程度和素质普遍偏低。”主抓党建的王本果介绍。针对这一现状,工作队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发展党员1个、积极分子3个,新双村党支部书记向珍成为五年来的第一个新党员。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组织开展主题党日6次,并带领在家党员赴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了考察学习;全职在村部值班干部达到3人;村干部每月走访农户实现全覆盖,主动上门解决问题50多个。
“组建苗族、土家族2支文艺队,定期组织开展‘五好家庭’‘最清洁卫生户’‘最美女人’等系列评比,党支部活了,我们要让村里也活起来。”向珍提到,96岁老人彭顺娥是村里第一个“最美女人”,她抚养四个孙女长大成人,其中两个孙女大学毕业。
见到刘礼元,彭顺娥激动地抓起他的手,“刘队长像我的亲儿子一样!”据刘礼元介绍,彭顺娥一家本可享受危房改造补助三万块钱,但她坚决不要,只让四个孙女凑钱把新房建了起来,老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扶贫先扶志”的实际成效。
坚持“扶志、扶智”这条确保长期稳定脱贫的基本原则,明确“输血、造血”这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基本路径,采取“授鱼、授渔”这一长短效益都有保障的办法措施,新双村2019年底前将顺利完成脱贫目标,彻底甩掉“穷”帽子,预计3年后,将呈现出“瓜果香满村、户户有产业、腰包鼓起来”的美好新农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