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式悲剧有望终结?

2019-08-28 10:15:12 红网 编辑:宋芳
字号:

红网时刻8月28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双 实习生 王博)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不再按“假药”论处,建立健全药品追溯制度,处方药可在网上购买……《药品管理法》18来的第一次全面修改,8月26日表决通过。

这次修改进一步健全覆盖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法律制度,回应了社会关心。那么,“药神”真的可以有了吗?相关患者的生活又将发生什么变化?

“高兴”,这是《我不是药神》主角原型陆勇得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后的心情。他说,如果早有这个改变,或许就不会有自己这桩事了。

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此次修法最大亮点便在于对假劣药的范围进行了修改,没有再把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列为假药。

电影《我不是药神》此前热映,陆勇的故事呈现在公众面前,其反映出的“假药”定义、“代购”未经国家批准进口药品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探讨。在此前法律中,未经批准进口、销售的药品均以假药论处。因此,为他人代购或自行在网上销售可能构成犯罪。陆勇此前被起诉的案由之一便是“销售假药”。“现在这么改符合大众对药品真假的定义,也还原了药的本源。”陆勇对潇湘晨报记者说。

变化

未经批注进口少量药品,酌情可免罚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该部法律共计十二章一百五十五条,对药品研制和注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和经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品上市后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药品储备和供应、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此次修改回应了相关热点问题。其中,最引起关注的便是对何为假药劣药作出了重新界定,把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从假药里拿出来单独规定。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规定,假药包括4种情形: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药品,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变质的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劣药包括7种情形: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被污染的药品,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而原来“按假药论处”“按劣药论处”情形中,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等,明确禁止生产、进口、销售这些药品,从严规定处罚。

此外,根据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不再按“假药”论处;对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减轻处罚;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后果或者延误治疗的,可以免于处罚。

患者

去国外买便宜,但担心购买渠道

今年57岁的王先生家住长沙,3年前被确诊为肺腺癌。

“当时这几个字就像是晴天霹雳。”他说,好在积极治疗之后,病情逐步稳定。

去年4月,王先生开始口服进口靶向药奥希替尼。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唐三元表示,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肺癌靶向药,患者一个月用一盒,一盒要5.1万元。一盒30粒,相当于一粒1700元。“一个月要花5万多,根本负担不起。”王先生说。

近日,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其中包括王先生服用的奥希替尼。“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后,一粒奥希替尼的价格为510元。”唐三元说,相比1700元一粒的价格,降价70%,每个月大概花1.5万元,一年省了40多万元。

肺癌患者张先生告诉记者,治疗过程中他选择的是进口抗癌药克唑替尼,一般是在医院或者定点药店购买。他说,曾经也有亲戚建议去国外买,但自己想了想还是没有去国外购药。

“(国内买)贵是贵了一些,但经过严格的审核,放心一些,去国外买虽然会便宜不少,但还是担心购买的渠道。”他说。

医生

从国外买进口药也需医生评估

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伟民介绍,进口药在肿瘤治疗中比较常见。比如针对前列腺癌的阿比特龙,一个月在用药上要花3.6万元,有了医保报销后就减轻了不少负担。此外,还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硼替佐米,国内的价格是5000多元,进口的就更贵了。

“一般患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会选择用进口的药,但是国外带药的并不多,一般是从医药公司或者药店购买。”他介绍,即便是购买进口药,也需要医生开处方,“通常我们会推荐使用国产药,以防自行购进口药后运输维护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不能保证药效,甚至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进口药和国产药其实疗效差不多。”

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刘丽华介绍,老百姓用得多的进口药主要是抗肿瘤的,此外还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差价肯定存在,一支药动辄就是几千元,有些药一盒就上万元,但现在随着进口抗癌药零关税,越来越多的进口抗癌药进入医保,价格也下降了不少。”她说。

“《我不是药神》里的剧情,其实就很真实,最典型的就是抗癌药,那些印度的仿制药便宜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刘丽华建议市民,要使用正规的途径购药,不然风险很大,尤其是已经在国内上市的药,最好还是到医院购药。即便是通过可靠途径购买的药,也不能擅自服用,必须有医生的评估。尤其是国外有但是国内没有上市的药品,疗效如何其实是未知的,最好在用药的过程中密切监测,并定期随访,以防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情形。

对话

“这次修法还原了药品本源”

潇湘晨报:得知审议通过了药品管理法,你的心情如何?

陆勇:肯定高兴啊。我一直在关注这个事,这次修订是符合民意的。

潇湘晨报:对于此次药品管理法的修订,最有感触的是哪一个变化?

陆勇:那肯定是对“假药”认定的标准。药的真假,要根据疗效来看。老百姓的认知就是吃了效果好就是真药,效果不好甚至还有其他副作用就是假药,药是治病救人的,有疗效就是好药。之前对于“假药”的认定,是没有得到审批就以假药论处,和老百姓的认知是有差距的,随之发生的一些案件,也引起了不好的社会效果。所以,这次的修订是符合老百姓朴实的认知,也还原了药品的本源。

潇湘晨报:你怎么看把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从假药里单独列出,并不等于降低了处罚力度?

陆勇:患者自用的合理数量的未经批准的国外新药可以自购;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大量海外代购会被加重处罚,虽然不再被诉以“销售假药罪”,但是会加重行政处罚。也就是说,少量的、自用的可以去国外购买,但是如果代购、再销售,变成一种商业化行为,就比之前的处罚力度更大。所以,不是(处罚)放松了,而是更严了。比如,患者一个月吃一瓶药,这个药的有效期是两年,那么最多买24瓶,不会追责和处罚,但如果超过合理的用量,肯定就不行。按照规定,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这意味着最低的罚款金额就是150万元;货值超过10万元的,按照实际金额15至30倍罚款。

潇湘晨报:怎么看待假药?

陆勇:是真药还是假药,我觉得还是从疗效来看。能治病救人、控制病情,就是这个药有疗效,这是根本。

潇湘晨报:有人说这次修订给境外购药开了一条口子,你怎么理解?

陆勇:境外购药风险还是很大的,毕竟这个领域是鱼龙混杂的,没经验的人没办法完全辨别,所以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要有可靠的渠道,毕竟药品不像平常商品,它是用作治疗的,如果买到假药,不仅对身体没帮助,反而会耽误病情,得不偿失。所以,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用药问题,还是要依靠医保和相关的社会保障。另外就是我们自己的医疗行业发展,包括技术层面和研发水平。

律师说法

避免再次出现有悖大众情感案件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律师认为,新《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新法对假药重新界定,原来按假药论处、按劣药论处的情形或被直接纳入假药、劣药范围,单独列出,未批进口的海外合法上市药品,不再按假药处理,不再以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这实际上是将所谓“假药”入刑更严格化更具体化,避免再次出现电影《我不是药神》中那种有悖普通大众情感的案件。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