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模范辈出”的背后:文明雨露润三湘

2019-09-08 06:56:37 湖南日报
作者:张斌 黄晗 编辑:何冰
字号:

文明雨露润三湘

——湖南“模范辈出”的背后

湖南日报记者 张斌 见习记者 黄晗

“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致敬!”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我省肖光盛、夏昭炎、姜开斌3人上榜,还有多人获得提名奖。

9月6日下午,载誉归来的他们刚走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2航站楼,就受到来自省内外各界朋友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湖南各类典型、模范不断涌现,让人们看到了来自三湘大地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一种力量。

为什么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范、楷模、好人?答案有很多,但一个因素不容忽视:精神文明的进步,激发出人们博大的善与爱。

典型模范“群星灿烂”

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二十八年如一日,致力助学帮困,这是涟源市税务局退休干部肖光盛的坚持。他说:“我虽年老,但心更红、志更坚、劲更足、经验更丰富,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放弃!”

成立活动中心、开办学校、创立书屋,开展新农村建设、倡导新观念、为新乡贤“代言”,这是湖南科技大学教师夏昭炎退休后回到家乡的执着追求。

而在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的危急时刻,姜开斌与黄群、宋月才等人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勇敢逆行,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他们三人,正是湖南“模范辈出”的优秀代表,故事感人至深。

今年1月,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余元君,在岳阳市君山区现场办公时突发疾病,把46岁的生命献给了洞庭湖。

余元君生在洞庭湖边,长在洞庭湖边,一生为湖区筑起坚固长堤而努力,直到生命尽头。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守护一江碧水的忠诚品格、永葆创业激情的奋进状态、坚守廉洁底线的高尚情操、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今年8月9日,他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据统计,自2007年9月以来,湖南已有袁隆平、文花枝、杨怀保、杨绍军、雷冬竹、任菲莉、许月华等16人(组)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有55人(组)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有78人(组)获评全省道德模范;郑培民、黄伯云、张超、谢海华等一批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段江华、余元君先后获评“时代楷模”。

典型模范不断涌现,可谓群星灿烂。他们奉献着自己、感动着别人,犹如一盏盏精神明灯,给社会带来道德之光。

“好人文化”深入人心

2014年至今,浏阳汉子伍国强4次奔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参加农牧技术援藏工作,被当地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毛主席家乡来的亲人”。今年9月3日,省文明办发布8月“湖南好人榜”,伍国强上榜。

自2016年省文明办在全省部署开展“湖南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以来,社会各界推荐的“凡人善举”“草根英雄”越来越多。截至今年8月,全省已有497人(组)登上“中国好人榜”,1171人(组)登上“湖南好人榜”。一个个接地气、有温度、真实具体的故事,传递着人间真情大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无论是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还是群众身边的好人,每一个典型模范的出现,都与良好的精神文明创建氛围密不可分。这些年,湖南坚持用“美的眼睛”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把营造深入人心的“好人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不断丰富着社会文明的精神内涵。

一方面,做好全国道德模范推荐申报和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将“湖南好人”推荐评选活动作为品牌来打造,用“发现美的眼睛”挖掘真善美。通过层层推荐、报道、评选、认定等程序,突出公正性、群众性、代表性,湖南先后挖掘宣传了一大批身边好人,并培育推荐出一个个享誉省内外的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

近年来,仅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中央电视台指导,湖南日报社联合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具体承办的“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评选,就连续推送郑培民、衡阳武警消防官兵、袁隆平、黄伯云、黄舸、李丽、“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张超、秦玥飞、谢海华等“感动湖南人物”走上了央视“感动中国”的舞台。

另一方面,以网上点赞、媒体报道、公益广告、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四大载体”开展多维宣传,让一个个“好人现象”逐渐引发出一系列的“好人效应”。

善有善报,才能涌现更多好人,才有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南岳衡山景区,向全国道德模范及“中国好人”终生免门票开放;常德27个景区宣布,向全国范围内地市级以上的“好人”免票;长沙市开福区首届“好人文化节”为辖区“好人”颁发“好人礼遇卡”……走进三湘大地,到处涌动着“让好人有好报、让德者有所得”的温暖,形成了礼遇好人、关爱好人、尊崇好人的浓厚氛围。

一系列接地气、有人气的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让人们从好人身上领悟到了社会道德的风向,触摸到了社会文明的温度。

道德之光引领风尚

今年7月6日,身残志坚的“中国好人”肖卓作,与新郎许治辉在长沙举办了一场不一样的婚礼。婚礼不设酒席,也不收礼金,来参加婚礼的嘉宾们,只需带上自己满满的真心和祝福。

“不要把爱阻挡在高礼金、大排场、房子车子之外,只要有爱就可以幸福。”这对新人以自己的方式,不仅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还用行动践行着移风易俗新风尚,影响着每一个前来参加婚礼的人。

道德之光,正引领风尚。一个个典型模范,就来自群众身边。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他们激励着更多的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湘大地生根开花。

2018年7月,湖南文明网协同湖南卫视《平民英雄》栏目组,精心策划制作两季16期《我们的旗帜》特别节目,邀请大学生与“中国好人”“湖南好人”一起工作生活5天,实地了解“中国好人”“湖南好人”奋斗的故事,感受榜样力量,激励年轻学子立志成才,把身边好人的榜样力量转化成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生动实践。

这一年,由湖南文明网发起的“大学生走近湖南好人和中国好人”微博话题互动,阅读量高达3834万,网民参与讨论14465次,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不仅有节目和网络互动,还有现实生活的实践。

2018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学生陈禧音跟随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一起出诊,并去往夫妻俩当年工作的卫生院,真实体验了一把“中国好人”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的工作和生活。

后来,她在日记里写道:“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杨文钦和扎西志玛老师在事业崭露头角的时候,放弃京城大医院,看上去似乎也同时放弃了大鹏展翅、一步登顶的机会。但回望他们兢兢业业、扎根基层的人生,谁又能说他们没有到达人生金字塔的塔尖呢?”

“关于尖端和基础研究之间的选择,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陈禧音感叹地说,“没有扎实的基础,我们很难领略金字塔尖的风景。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可以有很多条,但归根到底只能有一个方向:做一个执着的人,一个踏实的人,一个奉献社会的人。”后来,陈禧音倍加用功读书,并用自己的奖学金帮助了一位义诊时结识的贫困患病女子,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