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中的湘府路高架桥。 摄影 陈杰
红网时刻9月8日讯(记者 卢欣 杨朝文)“城镇化是一门科学,不能蛮干。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生态环境接近承载极限的国家推进城镇化,路子必须走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切不可流于肤浅,失之偏颇;对于城镇化的实践,亦不能操之过急、盲目蛮干。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经过多年努力,湖南城镇化率从2013年的47.96%提升到2018年的56.02%,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5年累计新增常住城镇人口约530万人。
规划先行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化这条路,如果一开始没走正,再回头就很难。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省自然资源部门始终坚守规划先行。今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完成《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湖南建议》编制;启动并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文本大纲草稿编制;启动长株潭城市群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协同完成《绿心总规修改》审查;基本完成省级“多规合一”协同审批平台建设。实现城镇规划在一张“蓝图”上进行。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湖南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1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城市双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决定自2018年至2020年在全省城市(包括县城,下同)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以下简称“双修”),打响了改善人居环境的攻坚战。
在推动“双修”十大工程上,以完善配套设施为主攻点,夯实城镇发展基础,加快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地下排水管渠、雨水源头减排工程、城市排涝除险设施、城市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等工程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管网雨污分流,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率;深入推进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围绕改善人居环境,住建厅印发《湖南省城市老旧小区提质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要求各地编制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率先提质改造环境条件较差、配套设施破损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配套完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过街通道等便民设施,以及智能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等新型市政设施。
此外,今年4月,全省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召开,提出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推进机制,着重抓好安全供水、气化湖南、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智慧建设增效等六大工程,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守“住房不炒”城镇化道路越走越宽
细数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用“城乡巨变”四字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数据显示,2001年底,湖南省城镇化水平达30.8%,全省共有设市城市29个,其中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8个,小城市17个。
2002-2011年间,湖南城市建设加速发展阶段。期间,湖南省提出“四化两型”发展战略,将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到了湖南战略性和全局性高度。经过10年的努力,湖南城镇化水平由32.00%增长至45.1%,年均增长约1.3个百分点。2011年,全省有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50万-100万的大城市8个,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8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12个,共有小城镇1050个,其中县城71个,县以下建制镇979个。2018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6.02%。
住有所居是安居乐业的起点,城镇化进入新时代,稳定房价是宜居宜业的关键。2002年至2012年,湖南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了投资趋于理性,市场供给稳定、需求持续增长的平稳健康运行态势,商品房销售均价长期处于中部偏下的位置。
2018年6月,长沙出台“全国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全面打响“反炒房”攻坚战;同年7月,湖南发布“湘十一条”,省内重点城市房价猛涨势头得到控制。
同时,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住房改革征程中,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升为建设系统主要使命。
近年来,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开展,“两房两棚”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全省城市棚户区改造393996户,落实项目917个(其中货币安置337968户,新建安置56028户)、面积44451655.44平方米。2015年,房屋建筑面积47504.41万平方米,新建住房质量明显提升,配套设施日趋完备,市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明显提升。
2018年,全省计划开工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共286000套,其中城镇棚户区922个项目279422套、国有工矿棚户区6个项目3412套 、国有垦区危房5个项目3166套 。
依托城市群 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长株潭城市群,以全省1/7的面积,贡献了全省4成以上GDP。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明确提出,新常态下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要努力打造全省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升级版、中部崛起新高地、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四大放射状城镇轴:长-岳城镇发展轴、长-衡-郴城镇发展轴、长-益-常城镇发展轴、长-娄-邵-怀城镇发展轴。
2018年,长株潭三市GDP达到15800多亿元,与武汉市经济规模相当。依托长株潭城市群,湖南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带动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超高速列车、超级计算机、超高产杂交稻等“世界级”科技成果,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千亿级”主导产业,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引得全国瞩目。
在长株潭核心引领下,环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各显优势释放发展潜能:
环洞庭湖,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环湖公路网、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内河港口等互联互通项目加紧推进。
大湘南,瞄准产业链高端,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大湘西,以武陵山片区为主战场,产业帮扶、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等扶贫措施精准到位,城镇化建设阔步向前。
据《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8》,长沙市已成为特大城市(500-1000万人),株洲市、衡阳市跻身Ⅱ型大城市(100-300万人),岳阳市、常德市、湘潭市、邵阳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长沙县、耒阳市步入中等城市(50-100万人)行列;望城撤县改区、宁乡撤县改市、株洲县改为渌口区、邵东撤县设市,搭上新型城镇化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