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养老行业丨90后朱玲:用亲情陪伴老人们变老

2019-09-25 23:58:13 红网
作者:陈彦兵 吴德祥 编辑:肖拓
字号:

编者按:养老服务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推动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记者探访养老服务行业,记录养老服务人员的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通讯员 吴德祥 长沙报道

从长沙驱车到达湘潭颐乐康老年公寓,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身黑色职业装,扎着小辫,笑容温婉,90后朱玲站在老年公寓门前迎接我们。

朱玲带着我们沿着颐乐康养老院绿茵茵的通道走进院内,“我们都很喜欢朱玲。”院内散步的老人们满脸欢笑异口同声地说道。

2010年,朱玲的哥哥遭遇了一场事故,头颅受到重创。医生下了诊断书:即使苏醒也只能成为一名植物人。流着眼泪的朱玲从福建赶回湘潭,日夜照顾哥哥。一个多月后,朱玲的哥哥不仅没有成为植物人,经过康复还成为正常人。

此后,朱玲便留在湘潭参加民政组织的护理员培训学习,取得了养老护理资质。

朱玲说,“在哥哥遭遇事故住院期间,她求助过一位李昆芳大姐。了解了情况的李大姐二话不说将两万元人民币连夜送到了医院。” 从此,李昆芳大姐的善举就像一粒种子,深埋在朱玲心里。

李昆芳也成了朱玲生命中的引路人。2013年,李昆芳因考虑自己的妈妈和婆婆没人照顾,联想到社会上有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顾,李昆芳决定将自家酒店改名为湘潭市颐乐康老年公寓。随后,李昆芳找到朱玲,邀她出任院长。

李昆芳告诉朱玲,办养老院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尽一份责任,做一份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老年公寓成立之初,整座公寓只有二十多名老人入住,院内经费紧张。朱玲既当院长又当护理员,勤杂工,她像护理自己的哥哥一样呵护公寓里的老人。她和母亲每天研究菜谱,变着花样改变公寓的伙食。自成为院长以来,朱玲换灯炮,刷漆、修剪树枝、种植花草。深夜,朱玲还要查房、帮老人盖被子,在老人床头倒上一杯水,提醒老人上完厕所一定要喝水。这些都是朱玲的日常工作。

一年后,入住公寓的老人越来越多,朱玲开始学习各种护理知识,参加各类养老机构的培训和进修,也开始制定公寓的管理制度。

公寓四楼是颐乐康老年公寓的特护区,住着十多位失智失能的老人。朱玲与他们相处,已经与亲人无异。 朱玲说,“这份工作需要耐力、爱心和责任心,我曾答应爷爷奶奶们,要会为他们建一个花园式养老院。”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