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潇湘晨报(xxcbwx)
记者 |王佳箐 摄影记者 谢长贵
从2014到2019,
从“长沙最大的城中村”
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这个面积1.66平方公里的社区,
已飞速改变。
2013年鸭子铺全景 组图:潇湘晨报记者谢长贵
鸭子铺,位于长沙市东北角的开福区,南北西三面环水,因为形状像鸭嘴而得名。在长沙市区不断向外扩展时,鸭子铺依然保留着大片的农田,发展速度很缓慢,曾被称为“长沙最大的城中村”。
2019年9月,马栏山视频产业园已初见雏形
一切从2014年开始都变得不同了,彼时开福区启动了朝正垸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轰轰烈烈的大面积拆迁,终于让鸭子铺迎来了早应当属于它的蜕变。
2019年9月26日,
潇湘晨报记者来到鸭子铺,
5年时间,
原来一个地方的变化可以这么大:
2013年10月,鸭子铺滨河路。河两岸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2019年9月,新修的滨河路为双向四车道,环绕整个鸭子铺。
2014年1月,鸭子铺二队的一个正在营业的早餐店。
2019年9月,原早餐店的位置已成为一个公交站台。
2013年11月,鸭子铺桥下的一个麻将馆与一个按摩室。
2019年9月,麻将馆的原址正在重新建造引桥。
2014年4月,鸭子铺四队的打铁铺炉火烧得正旺。
2019年9月,原铁铺的位置,已建成一个桥墩。
2014年2月,鸭子铺十队的蓝家园土地庙香火旺盛。
2019年9月,原土地庙的位置已落户了一家体育机构。
2013年11月,鸭子铺社区前的人行道上,一对河南夫妇正在帮人弹棉花。
2019年9月,原社区前面的道路上,车辆停放有序。
改变的当然不仅仅是外貌,
人们的生活也早已融入了这一场巨变。
“缩影”
01
今年72岁的肖延福从出生之后就一直生活在鸭子铺。
20世纪80年代初,和大部分居民一样,肖延福一家承包了一亩多地,种了很多蔬菜,再加上十几头猪,这就是肖延福夫妻和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全部生活来源。
2013年11月,鸭子铺十队附近的河堤上,一位大姐正在打理蔬菜。
2019年9月,原来的菜地已变成浏阳河风光带。
02
在肖礼的儿时,鸭子铺村民们的经济条件都不算很好,孩子们放学回家后还要帮父母种菜喂猪。日子虽然清苦,但孩子们也有许多乐趣。
2013年12月,鸭子铺6队小朋友们在空地上玩耍
当时整个村里只有几家人买得起电视机,“我们那时经常排队守着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看《霍元甲》”。
2014年3月,鸭子铺3队幼儿园孩子在排队等待校车
2014年3月,鸭子铺2队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
到了2019年,鸭子铺化身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多家文化传媒公司陆续在这里聚集,正力求打造“打造全国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视频产业基地,成为“产城融合,智娱经济”的“中国V谷”(中国视谷)。
2019年9月,马栏山创智园
03
肖延福记得,当时每隔三四天就要骑着三轮车把蔬菜运到马王堆菜市场去卖,在东二环和万家丽中路通车之前,想要横穿浏阳河需要绕远路,骑两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菜市场。
2014年3月,晚饭后村民们聚集在一起看表演。
肖延福的儿子肖礼说,小时候一家人想要去烈士公园都要先坐船横渡浏阳河。即使在公交车通车之后,由于班次太少,居民们常常要等一个小时才有一班车,外出很不方便。
2014年2月,鸭子铺公交车站前晾晒着一串衣服。
拆迁之后,肖延福一家也和鸭子铺的老居民们一样,分到了新房,两套房加起来一共有280平方米。“估计今年年底可以装修完,明年就可以住进去了。”肖礼说。
2015年6月,鸭子铺五队黄肖延福老人(前排右一)在老宅前拍摄全家福。
2019年9月,鸭子铺五队黄肖延福老人(前排右一)在原宅基附近拍摄全家福。
肖延福一家人分到的新房在万家丽北路高架旁的朝正美苑小区,附近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地铁3号线和5号线,他们现在都很关注这两条地铁线什么时候能建成通车。
“到时候去哪里都方便了”,肖礼的儿子肖泽南肖泽南笑着说。
更|多|新|闻
○
潇湘晨报
国庆避堵大数据来了,@湖南人,这份攻略值得收藏
长沙这座公园即将开放,快来打卡旧时光;国内首只克隆猫!小伙花25万“复活”爱宠|早安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