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88岁老党员姚凤山:不改初心 一心向党

2019-10-17 12:13:24 红网
作者: 郭玲丽 尹朝晖 王敏 编辑:姜珊
字号: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玲丽 尹朝晖 红网时刻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近日,衡阳市衡南县委书记胡果雄在衡南县委常委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作辅导报告时,再一次为原县广电台离休老干姚凤山点赞,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向姚凤山学习。

县委书记多次为姚凤山点赞,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来走近这位老人的一生。

1958年冬,北风呼啸、寒气袭人。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4000多名转业官兵历经6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共抬土63.3万立方米,完成了主体大坝长3000米、高9.5米、顶宽8米的黑龙江云山水库建设工程。

姚凤山是其中的一名建设者,这期间,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小故事。

“我和王震抬过泥巴,他抬前面我抬后面,我就把绳子往后拉一点,我多抬一点,他说:‘小伙子不要搞小动作。’”姚凤山回忆道。

云山水库的竣工是4000多名转业官兵开垦北大荒的累累功绩之一,是实现北大荒到北大仓华丽转变的水利基础工程。

在这里,官兵一致、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姚凤山的骨子里,它们既展现了中国人勤劳勇敢的一面,也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赤子般英勇无畏的顽强意志。

“修水库的时候,有一个和我一起的小队长,叫陈岩延,是我们的排长,后来一起调到运物指挥部。因为我在云山修水库的时候昏倒了一次,但我还继续坚持工作,陈岩延了解后,向组织推荐,我在那时候入党的。”提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情形,姚凤山记忆犹新。

他说,部队官兵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先驱的缩影,正是凝聚成“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般凌云壮志的不竭源泉,更是中国共产党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不倒的“定海神针”。

这一年11月,姚凤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凤山,1931年6月出生于衡南县花桥镇的贫困家庭。经历过著名的“伞兵三团起义”,1949年4月15日在中共地下党员刘农畯、陈家懋的帮助下,随全团官兵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任驻广西柳州空军第二十六师无线电通讯员。

1950年底赴安东参加抗美援朝,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和平”奖章一枚。1958年部队转业至北大荒屯垦戍边,修建云山水库。

1960年,29岁的他响应号召回到家乡,任衡南县广播站副站长。

记者走进姚凤山的家中,房子不大却温馨满满,处处都是生活的气息。他拿出一枚枚珍藏的奖章如数家珍,沉甸甸的奖章已有斑斑锈迹,却承载着战火纷飞年代无悔的青春和热血,诉说着峥嵘岁月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没有私心,为人民服务。”是姚凤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念。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1960年初,29岁的姚凤山回到家乡担任衡南县广播站副站长,当时的他身兼数职,编辑、维修工、机务员、警务员、外线工,文能下笔成篇,武能架线抬杆。

其时正逢国家大力推行 “四级办广播”方针,全县各乡镇迅速掀起了办广播的热潮。但在当时,广播电线杆极度缺乏,于是姚凤山积极向上级争取,最终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拨款4万元用于衡南县发展广播事业。

姚凤山看准机会,利用这笔款项在车江镇购地、购置生产设备,建造了一座年生产量达到10000根的电杆厂,成为衡阳地区重要电杆生产基地,衡南县广播事业因此得到迅猛发展,广播喇叭进村入户,成为全省农村广播建设先进县。

24个春秋,姚凤山扎根基层广播电视事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躬身力行,用热爱和执着无悔付出,用责任和坚守默默耕耘,他和那一代衡南广电人共同奠定了衡南县广播电视行事业发展基础。1984年离休后,姚凤山又服从组织安排,在组织部担负考察干部的职责。

近年来,已是耄耋之年的姚凤山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员身份,永记退休不褪色,离岗紧跟党,默默发挥自己的余热。

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从不间断每月按时交纳党费。离休后,他住在衡阳市,每个月都准时骑着自行车赶到距市区30公里的衡南县广播电视台交纳党费。收缴党费的同志都劝他,“别每个月缴了,一次缴三个月,省得跑”。

但他不同意,坚持每月按时缴。他说,按时缴纳党费,是党员的义务,是提醒自己牢记党员身份。

今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更是两次交纳党费。6月,姚凤山将20000元交到了县广电台党总支部为祖国母亲庆生。9月,又再次怀揣着省吃俭用下来的30000元作为党费上交党组织。

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也要表示一下我的心意。”

来源:红网

编辑:姜珊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