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贤讲坛丨张兴国解码“陶瓷湖南”

2019-10-26 23:03:17 红网
作者:易彬 李兵 编辑:刘经纶
字号:

微信图片_20191026213145.jpg

10月26日,思贤讲坛第十期讲座在长沙图书馆举行。

红网时刻10月26日讯(通讯员 易彬 记者 李兵)如何了解湖南陶瓷的光辉历史?如何解读陶瓷艺术的生动故事?如何解码湖南陶瓷与湖湘文化的紧密联系?今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国老师做客思贤讲坛,带大家解读“陶瓷湖南”,了解考古所见的湖南陶瓷。

讲坛上,张兴国首先从陶瓷的起源出发,介绍了湖南在史前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其中,福岩洞和玉蟾岩是非常关键的两个遗址,而玉蟾岩陶器的出现代表着湖南当地人的行为复杂化踏上一个新的征程。在这个时期,澧阳平原被很多考古专家定位为引领史前文明浪潮的一个史前文化板块。

随后,张兴国着重讲述了汉唐之后的长沙窑,长沙窑是北方彩釉工艺与岳州窑青瓷传统的融合与创新,并对长沙窑的工艺属于高温“釉上彩”还是“釉下彩”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和分析。

他表示,宋元时期湖南的制瓷中心就已经转移到了湘江中游地区,并以衡阳为中心,主要分为衡州窑类型、烧制大量印花瓷器的窑址、醴陵窑类型、烧制比较粗糙的罐等为主的窑址四类,又分别给大家介绍这四类窑址的空间分布、时间跨越及其所制造的瓷器的特色等情况。

此外,张兴国还简单地分析了明清时期的醴陵窑及之后釉下五彩的发展。醴陵一带的瓷土资源非常优渥,也孕育了醴陵窑釉下五彩的基础,而釉下五彩的出现与清末时期湖南地区救亡图存的时代气氛息息相关。

本次活动是在中共湖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由思贤书院、长沙银行、凤凰网湖南主办,湖南图书馆、长沙图书馆协办。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