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市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尹志坚作成就发布。
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28日讯(记者 易喜盈)10月28日,张家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4场,展现全市林业工作取得的成就。
发布会上,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市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尹志坚作成就发布。湖南日报社张家界分社、红网张家界站、张家界日报社、张家界市广播电视台等10家省、市相关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还分别就如何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生态补偿助力脱贫攻坚、大力推进林业改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坚持保护优先、创新引领,紧紧围绕“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产业增效、管服做精”等方面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
国土绿化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建市31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7万多公顷、封山育林42.6万多公顷,义务植树1.72亿株,有林地从26.33万公顷增加到58.4万公顷,增长了2.2倍。全市森林覆盖率从40.80%增加到70.99%,在全省各地州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武陵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5.32%,在全省各区县中排名第一。张家界森林2013年获得“中国最美森林”称号。2017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
先后实施完成了退耕还林7万多公顷、石漠化治理营造林1.9万多公顷、长江防护林工程营造林14.2万公顷等。建设绿色生态通道3200余公里,重点建成了高速公路、通往景区公路和中心城区出口公路沿线等10余条绿色通道。实施了矿区复绿工程53处63.4万公顷。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以澧水、溇水流域为重点,绿化水岸1200公里,水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修复,湿地保护率达100%。同时加强城区绿化增速提质,实施城区周边景观林建设1973公顷,栽植樱花、紫薇、银杏、毛黄栌等绿化大苗15.1万余株。
全民参与共建义务植树基地数百个,面积上千公顷,全市有2233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全市现有古树名木31万多株,其中散生3186株、古树群落33处。借“森保节”举办之际先后有210个单位和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世界冠军唐九红、乐茂盛等名人在内的196名个人捐资认养了张家界市的古树名木,此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结合秀美村庄、森林乡村建设,通过20个乡镇40村绿化示范点的引导,建设了一大批生态环境优美的森林村镇,还建成了一批家庭林场、森林人家。2017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功,张家界市森林城市标识系统和森林科普基地相继建成,“野生动植物日”“湿地日”“爱鸟周”、市树市花评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绿色发展的传播内容,提升了广大市民和游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知认同。
资源管理全面加强。一是森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保护、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等工程,全市70.12%的森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禁伐停伐面积达到有林地面积的87.32%,重点保护了533.65万亩生态公益林,对194万亩天然商品林实行商业性停伐。二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到位。2000年颁布实施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2003年下发了《张家界市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17年颁布实施了《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非法狩猎的通告》,2018年颁布实施了《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先后开展了“猎狐”“蓝剑”“候鸟二号行动”等多次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森林火灾防控有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狠抓森林防火措施落实,全市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灾率始终控制在全省最低水平,并逐年下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连续61年、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33年、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园来连续14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四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效果明显。马尾松毛虫、松墨天牛等主要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治理,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由2001年的8.7‰下降到2018年的0.69‰。
保护地建设卓有成效。1982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来张家界林场基础上正式成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既开启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的新纪元,又开启了张家界市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新征程。到如今,全市共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4个,其中:世界级2个,国家级10个,省级8个,市级2个,县级2个;包括:世界自然遗产1个,自然保护区8个,森林公园6个,风景名胜区5个,地质公园2个,石漠公园1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保护地总面积1115.33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1.70%。
自然保护地的建立为张家界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又打造了张家界名片,彰显了张家界形象。为此,张家界市始终把加强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强化法规和制度建设,出台了《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张家界市城镇绿化条例》和《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发布了《关于林区禁止野外用火的通告》《关于禁止非法狩猎的通告》,全面规范了保护职责,明确了考核机制,压实了工作责任,确保张家界名片永不褪色。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武陵源核心景区全面提质,东线大峡谷景区、南线天门山景区、西线茅岩河景区交相辉映、竞相发展,天子山、三官寺等15个重点特色旅游风情镇亮点纷呈,碧桂园、禾田居、万豪等隐于森林之中的高端酒店建成运营,特色民宿客栈不断涌现,全市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同时注重森林旅游业态创新、融合和延伸,深度开发森林温泉、避暑、康养等资源,建成以天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老道湾度假区为代表的森林康养基地,以万福温泉、江垭温泉为代表的温泉疗养基地,以天门山、红岩岭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基地,以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科普基地,开发了一大批差异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以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引领,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近三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分别达316.7亿元、376.9亿元和392.8亿元,森林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289.9亿元、351.4亿元和366.5亿元。永定区和武陵源区连续10年占据全省森林旅游收入前两位。
生态文化驰名中外。通过连续举办19届国际森林保护节,唱响了“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的主题,让森林保护文化植根人民的心中;通过举办俄罗斯飞机穿越天门、天门山翼装飞行、自行车峰林穿越挑战赛、大峡谷极限蹦极、黄石寨速降赛、世界跑酷大赛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让森林体育文化在森林中深深扎根;通过黄龙音乐季、国际乡村音乐节等盛会奏响了峰林山巅的天籁之音,推动了音乐文化与森林旅游共同发展;通过天门狐仙等文化演艺活动与自然融为一体,让森林与演艺深度融合;通过展现元宵灯会、魅力湘西、烟雨张家界等生态民俗创意产品,传播和弘扬了森林民俗文化。
林业改革深入推进。一方面通过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68万多公顷集体林地林权制度改革,发放林权证40.8万户,已完成林权登记宗数134.5万宗。科学明晰林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激活广大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丰富了森林资源。通过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13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了林场分类经营,共区划生态公益林3.7万多公顷,占经营总面积的82.4%。实现了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剥离了林场办社会职能,化解了林场债务风险,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禁伐后的工作岗位得到保障,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规划,林场发展正加快转向转型。
林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7个,实现产值9.63亿元;建成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6家,实现产值14.33亿元,仅龙头企业就提供就业岗位1908个,上缴利税2.82亿元。近年来,林产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桑植县依托境内及周边地区大量的箬竹资源,大力发展粽叶产业,以康华、金桥等为代表的10多家粽叶加工企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全县从事粽叶采摘的林农超过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75%以上,户均光粽叶收入就超过5000元。仅张家界康华实业有限公司,就吸纳建档立卡户对象224人。
一方面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工程项目上,积极争取项目,既发展壮大和保护了森林资源这一基础产业,又很好地利用了林业政策助推林农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各类工程造林786.8万亩,获得各级补贴27.1亿元,惠及全市49.9万户农户。积极推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天然林禁代政策,对全市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进行补偿,自补偿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共获得补偿资金12.38亿元,惠及全市56.6万户林农。同时精准推行建档立卡户生态护林员制度,全市共确定125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担任天然商品林生态护林员,确定423名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基本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造绿护绿终成应绿尽绿。绿色发展成就了张家界,绿色发展美丽了张家界,绿色发展幸福了张家界,绿色发展是张家界人合力倾情挥写的壮丽诗篇。在新的历史起点,张家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优质发展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生态绿色张家界,努力绘就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张家界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