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从何而来?
10月28日,湖南省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颁证暨“爱国·创新·奉献——湖南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学用活动汇演在红网演播厅举办,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龙、刘飞香、庹年初、陈富昌、胡建华、喻翠云、彭际淼、赵中伟等10人获得“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其中有三位院士,用一辈子的事业来回答了这个事关全天下的问题。
袁隆平:我包“饭”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袁隆平用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的现实,对这一世纪发问,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袁隆平常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超级稻高产;另一个是“覆盖全球梦”,让超级稻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带领团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官春云:我包“油”
他被人们称为“油菜之父”,他常说:“油菜就是我!”从业60年,官春云院士早已把油菜当成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
1959年,官春云从当时的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进入油菜教研室工作。官春云进入油菜领域时,正值新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在下乡指导生产过程中,官春云经常看到许多农民由于缺乏食用油而吃“红锅菜”(没放油的菜),他十分难受,立志一定要提高油菜的产量,为老百姓有油吃而努力。
60年过去了,昔日的青葱少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这期间,官春云首次提出油菜冬发理论与技术体系;选育成了我国第一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填补我国双低油菜空白;首次开展南方双季稻地区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栽培技术研究……
在他手中,油菜花开得更盛了。
印遇龙:我包“肉”
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养猪倌”,为了把一碟放心肉放到老百姓的餐桌上,他穿梭于无数的猪圈猪栏,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
印遇龙院士常常说“我是个养猪的”,认识他的人,也都称他为“养猪院士”。
“我的工作就是和猪打交道。”1978年,22岁的印遇龙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与生猪养殖结缘。
几十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围绕“如何养好一头猪”进行了不断探索:一是让生猪健康生长,并且提高生长效率;二是让猪肉好吃又营养;三是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自己养了几十年的猪,接下来的重点是教别人怎么养猪。”印遇龙表示,希望能把更多的经历和成果向全社会推广,传播好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的理念。”
这三位院士,一位包“饭,一位包“肉 ”,一位包“油”。他们用一生事业,“包”下的是我们的一日三餐,更是全天下的民生福祉。
拍摄:张广蓉、何青、刘明珠、欧阳璐
部分素材来源:湖南卫视
文案/剪辑:刘明珠
来源:红网
编辑:刘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