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朱玉婷

2019-10-30 16:35:40 醴陵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张洁 邓立平 编辑:谢羽
字号:

红网时刻10月30日讯(醴陵站通讯员 张洁 邓立平)秋阳下的醴陵市官庄镇,羊哞绿地,蜂舞山峦;湖水荡碧,桃香醉人。

如今,伴随着精准扶贫不断深入,昔日穷山沟焕发新生机,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该镇“网格化+精准扶贫”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等多位领导的高度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人的辛苦付出,她就是前不久获得2019年“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称号的醴陵团市委书记朱玉婷。

在贫困村植树.jpg

朱玉婷在贫困村植树。

临盆前一天,她仍坚守在集中安置点

地处醴陵北部的官庄镇,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身的贫困乡镇。

身为官庄女儿的朱玉婷,原本进了城,先后在醴陵市委组织部、仙岳山街道工作,但家乡的贫困乡亲始终挂在她心上。脱贫攻坚战打响了,2016年初,她主动请缨回到家乡,担任镇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

为了迅速掌握情况,上任后,她马不停蹄地大走访,访贫问苦,3个月走访了14个村314个村民小组600多贫困户,足迹遍布官庄的山山水水。

要想富,先修路。全域旅游的东风吹拂大江南北,醴陵市启动了旅游环线建设,官庄片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然而,官庄水库旅游环线项目启动后,因征拆补偿等诸多原因,阻工时有发生,致使项目进展不够理想。那段时间,她像“消防队员”,差三隔五喊上同事去“救火”,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次数一多,村民们慢慢认可了这个风风火火的妹子,并被她的热诚所感动,纷纷支持环线建设,最终项目提前半年完工。旅游环线修通了,每逢节假日来官庄水库的游客接二连三,沿线村民的土特产品销售红火,旅游环线俨然成了“发展旺线”。

和贫困学生钟嘉宇.jpg

朱玉婷和帮扶的贫困学生。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易地搬迁摆上了议程。官庄镇需要易地搬迁的有266户784人,但要让乡亲们搬得出、留得下、稳得住、能发展,并非易事。2016年10月,她已有6个月身孕。可一听说有人不肯搬迁,她就急得坐不住,马上登门做工作、解心结。甚至在临盆前一天,她还在集中安置点上工作。她倡导的一家一名党员帮扶、一块幸福菜地、至少一条增收门路、一点一个自我管理组织的“四个一”搬迁帮扶模式,得到了镇党委的高度认可,后在全醴陵推广,效果甚佳。2017年底,该镇266户搬迁家庭全部住上了新房。

至今,只要一提起朱玉婷,桃花村的钟米先满脸愧疚地说:“她挺着大肚子11次来我家做工作,真的对不住。搬迁后,她还建议我去学习厨艺,拓宽增收门路。”

网格化扶贫,帮群众解难题两百多

入秋的官庄村,微风中夹着阵阵果香,村民唐乐伟每天去管理果园,接待采摘的游客,忙个不停……

几年前,40多岁的唐乐伟因家境贫困独住在山窝窝里。2016年初,官庄镇组织开发千亩黄桃产业扶贫基地,并推出了“以奖代补”政策。朱玉婷了解情况后,鼓励他开荒种黄桃。当年,他种植黄桃48亩,获得扶贫资金支持。之后,他再接再厉开荒27亩,种上了梨、柰李和猕猴桃。如今,果树挂果了,收入颇丰,他成为了株洲市五星级脱贫之星。

产业是脱贫的“助推器”,扶贫干部选得好,扶贫项目找得准,这个“助推器”才会坚强有力。

在朱玉婷等人的努力下,官庄镇制定了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引来龙头企业帮扶带动,推行“合作社+贫困户”、“特色种养+电商平台”等模式,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养蜂、黑山羊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截至2018年,官庄镇成立了20余家合作社,新增养蜂5千余箱、果木2千余亩、黑山羊1万余只、家禽5万羽。

为了全方位落实扶贫政策,朱玉婷还创新推进“网格化+精准扶贫”,实施“1次呼叫、2小时到位、全程跟踪服务”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230多个,乡亲们纷纷点赞。

走访贫困户.jpg

走访贫困户。

全身心扶贫,感动同事和乡亲

2017年6月,产假还未休完的她,因心中挂念着扶贫工作,便回到镇里上班。

“婷婷,宝宝摔了一跤,额头流了血,你赶紧回来。”一天,她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心里一紧,随后马上恢复镇静:“妈,你先打车送宝宝去医院治疗,我忙完就回来。”等她赶到医院时,已过去了5个小时,见到裹着纱布的女儿,朱玉婷忍不住眼泪流出来了,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愧疚:因常年在乡镇工作,平时本来对于年迈的父母就照顾不周,休产假后去上班,还得辛苦父母带小孩……

在官庄的三年多时间里,朱玉婷兢兢业业忙脱贫,开拓创新抓产业,她的举动不仅打动了同事,也感染了乡亲们。生小孩后,贫困户老何托人送来4枚鹅蛋,想给她补补身子。她推辞不了,便给老何捎去200元钱。下乡时,乡亲们常拿出一些粉皮、榨笋、“鱼嫩子”送给她,她总是委婉谢绝,实在推不掉的,自己出钱买下。

2019年7月,朱玉婷调至醴陵团市委工作,虽然离开了官庄,但她依旧是官庄人,心还没离开,乡亲们遇到困难,还会给她打电话,她还会去尽力帮助。她说:“一入‘扶贫门’,永远是‘帮扶人’”。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