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友好变“友好” 群众都叫好

2019-11-05 10:28:43 红网
作者:李卓林 王成家 编辑:文建美
字号:

微信图片_20191104085311.jpg

村干部正在村务公示栏上张贴最新一月的桥市社区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明细。

微信图片_20191104085303_副本.jpg

村干部化被动为主动,每月定期走访,上门请村民提意见、提想法。

红网时刻郴州11月5日讯(通讯员 李卓林 王成家)友好村位于桂阳县桥市乡中部,东与吉冲村相连,南与桥市村接壤。“友好村不友好”,是当地广泛流传的一句俗话。

友好村为什么不友好?关于这点众说纷纭。有的村民说,村里优亲厚友之风盛行,真正困难的百姓得不到政策,处处怨声载道。有的村民说,村里拉帮结派现象严重,村干部想干事却干不成事,矛盾越积越多。

这样的“老大难”村该怎么办?这事得从一场见面会说起。2017年5月,友好村与桥市村合并为桥市社区,村支两委面临“大换血”。新上任的桥市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张国军在与全村党员干部见面的第一场大会上,铿锵有力地说道:“以后我和全村村民就是一条心,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我,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们开机。”

张国军的话给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可要真正得民心,还得以真情换真心。友好村农田与村舍隔河相望,农田基础设施差。修建机耕道,搭建跨河桥,是村民生活所需也是发展之要。作为困扰村民已久的难题,张国军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向上争资需要时间,村民自筹老百姓不愿意,包给村民又怕哪家占了便宜。面对不上不下的局面,张国军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由村干部垫资,外包给外地的施工团队。这样资金问题解决了,村民也能一碗水端平,谁也捞不着便宜。”

微信图片_20191104085306.jpg

村里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就这样,张国军从银行贷款5万元率先垫资,其他村干部迎头赶上。大家伙凑了10万元,修建了1100米长的机耕道,架起了与群众之间“连心桥”。这还不够,两年时间里,环组公路通了,休闲广场建起来了,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张国军认为,要想打通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得化“被动”为“主动”。村里新设了村务公开栏,村干部按时公布村里财务明细,发放补贴明细。钱有多少,花哪里去了,老百姓心里有本账了。张国军还带领村干部每月定期走访,上门请村民提意见、提想法,碰到问题哪怕不能立马解决,他也一定到现场想办法。

“村干部真心为大家办实事”,这样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事,爱找村干部商量,也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2017年以来,友好村上访率一直为零。

DSC_0309_副本.jpg

提起村里的新气象,71岁的唐贞银老人拍手叫好。

“以前上访,是因为我们提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村务不透明、补偿不清楚,干群关系自然好不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我们有需要,他们都会想办法给我们解决,村里一碗水端平,邻里邻外亲如一家。”今年71岁的唐贞银因为造林补偿款的问题经常上访,如今提起村里的新气象,他连连拍手叫好。

友好村并非个例。桥市乡地处边区,矿山企业矛盾,山林纠纷矛盾频发,信访、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友好不友好、大富不大富,游水不能游、野鹿没有路”成为桥市乡乡村面貌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桥市乡政府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以激励政策鼓励村干部用心用情做实事。在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的同时,做好重点群体稳控工作,实行领导包案制,确保每一个对象都有乡村干部一对一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各群体动态,给与困难群体关心,诚心疏导感化。通过集体走访,重点收集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桥市乡治安管理取得突破进展,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民调工作从2014年的全市第169名逐年攀升至2018年全市第16名,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