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草味旗舰店,按“双11”优惠价(左图)购买2份蔓越莓饼干,比一个月前的价格(右图)反而贵了6元。记者 黄亚苹 截图
预售、叠猫猫,领购物津贴……“双11”大促前夕,接二连三的优惠弹窗及短信,不断挑拨着消费者的神经。当你兴奋地掐点抢购预售商品、精打细算凑满减优惠时,是否曾发出疑问:“双11”的价格真的很优惠吗?
为了比对本次购物节期间商品价格变化幅度,10月11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淘宝网上选取食品、服装、数码电子、儿童玩具等品类共100件商品加入购物车,并将其价格与11月11日大促当天进行比较,发现4款商品涨价,13款商品维持原价。
■记者 黄亚苹 实习生 周可 报道
【调查】 4款商品的结算价“涨”了
你购物车的商品涨价了吗?服装、小家电、食品……“双11”到来一个月前,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淘宝上选择各品类商品共100件,将商品价格及展示页快照做成excel表格。11月11日下午,记者对比发现,共4款商品的“狂欢价”结算价格出现上涨。
如,百草味旗舰店中一款“双11”折后价为14.9元的蔓越莓曲奇饼干,拍2件后的订单结算价格为31.8元;10月11日,该商品正享受“首件减3元、2件减12元”优惠活动,结算价格为25.8元;一个月内,同款商品售价相差达6元。
“时间不同、活动不同,可能商品之前参与了聚划算活动。实际价格还以结算页面为准。”当记者就此提出质疑,品牌人工客服如是回应。
涨价商品还有,关东岭旗舰店内一款400g辣味豆干组合,11月11日售价为18.05元,10月11日售价为17.35元;美的官方旗舰店内L213C小型家用微波炉的“双11”狂欢价为409元,一个月前的售价为379元;昕辰旗舰店内销售的20寸学生拉杆箱当前结算价格为90元,10月11日结算价格是79元。
【吐槽】 维达卷纸提价再降价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省了2毛5。”11月11日,长沙市民李小姐一边计算着购物车待结算商品价格,一边感慨地说:“凌晨抢购的预售商品,一觉醒来赠品全变了;“双11”前放入购物车的商品,结算时竟涨了几块,满满都是套路。
李小姐告诉记者,天猫超市销售的维达无芯3层100克卷纸的日常价为13.9元,在“双11”前一周,该商品价格调整至19.9元,“平时总爱买日用品凑单,这款纸叠加优惠券,花10.5元就能买到。而今天需要凑199减30,才能享受‘13.9元’的优惠价,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此外,微博网友“小甜豆”介绍,今年“6·18”大促期间,她在天猫百秀大药房旗舰店购买8瓶美汐双氧水隐形眼镜护理液,总价为330元,“同样是8瓶,今天买要414元,单瓶价格上涨了10.5元。”
数据
超一成商品“先涨后降”幅度达200%
2018年9月12日至11月12日,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对淘宝、京东、天猫等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食品饮料、家居用品、保健食品进行为期2个月的价格监测。被监测对象均为在长沙注册的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他们在去年“双11”当天创造了35.38亿元的交易额。
结果显示,共1065件商品出现“先涨后降”。其中,60.72%的商品价格涨幅不超过30%,12.66%的商品售价上涨超200%(即监测期间,该商品最高价与最低价差额比超两倍),10.17%的商品价格涨幅在50%至100%之间。
为了使消费者对心仪商品价格有更为清楚的判断,2019年,长沙市市场监管局设置了网络商品历史价格查询端口。即日起,消费者只需进入http://123.59.209.124:5000/#/check,便可了解被查询商品近半年的价格变化。
比价
同款商品线下买可能更便宜
“双11”线上促销正酣,有消费者却发现,同款商品可能线下的售价更便宜。
11月11日,家住长沙开福区的市民黄女士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为了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一台Vivo X27手机,她特意等到了一个半月,终于等来了“双11”。不过,经过对比,她却最终选择了在线下卖场下单。
三湘都市报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查询对比发现,黄女士所购买的该品牌同型号“8G+256G”配置的手机,售价均为2798元。而黄女士的支付记录显示,她在苏宁易购五一店的购买价格为2598元。这也意味着,该型号手机的线下价格较线上价格而言,便宜了200元。
事实上,不少线下门店推出的优惠活动,与线上算起来让人有点头晕的各种优惠规则相比,不仅更加实惠,而且简单直接。
在家乐福芙蓉广场店,“双11”活动提前至11月1日至3日启动。彼时,全场推出部分商品低至5折,儿童玩具、婴幼儿辅食、3段奶粉等母婴商品全场7.5折,童装、进口食品、日用百货等品类全场5折的优惠,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去抢货。
“直接打折,比线上算来算去省心,”长沙市民罗女士说。在她出示的购物清单上,三湘都市报记者看到,罗女士购买了儿童玩具、洗护用品以及服装等物品数十件,一次性购物便花费了2517.2元,折后仅支付了1391.1元。
■记者 朱蓉
防诈
长沙警方发布防诈指南
这些套路防着点
11月11日,长沙警方对外发布“双11”防诈指南,提醒广大市民擦亮双眼识别骗术。
骗术 1
包裹丢失,“购物网站客服”办理赔偿
11月3日,教师王某报警称接到一个自称是购物网站公司的客服电话,对方告诉其快递不慎遗失了,并声称可以帮王某办理理赔事项。于是王某按照“客服”的要求进入其提供的网站,并提供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淘宝支付宝密码和收到的短信验证码,随后王某银行卡被盗刷了10余万元。
骗术 2
低价购物,高额返现
去年11月,杨某报警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微商广告“双11”促销购,购买776元面膜能返现8888元,杨某支付776元后,对方称微信转账限额无法返现,需要联系财务QQ号,该“财务”称需支付888元服务费才能返现,杨某付款后以需要核实其身份为由要求再支付1500元,付款后,对方又以保证金、税金等理由让杨某支付1万余元,直至被对方拉黑,杨某才发现被骗。
骗术 3
免费提升借贷额度、解除分期贷款
去年10月底,罗某报警称自己添加了一个陌生微信好友,对方自称“双11”期间,可以将花呗提高额度,需要罗某提供支付宝账号、密码以及绑定的储蓄卡和信用卡的卡号、密码进行提升额度的验证,受害人罗某便按照对方要求将支付宝全部信息提供给对方,又按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身份证的复印件及绑定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之后罗某手机陆续收到多条转账短信,其支付宝及绑定的储蓄卡被转走5000余元。
长沙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装满购物车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网址,不要随意下载软件应用,更不要随意填写支付账户的密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在平台购物当中遇到质量问题或者快递丢失问题,认准购物网站官网或及时与官网客服进行联系,谨防二次上当受骗;对于陌生的手机号码、短信等,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如遇电信网络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96110报警求助。
■记者 杨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