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泸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乡村振兴 “强筋壮骨” 

2019-11-25 11:15:47 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何冰
字号:

478f6de1-62b4-46b2-a55f-61e9b466642c.jpg

2019年泸溪全县教育大会及教师节表彰大会,老师们集体行走在“星光大道”。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湖南泸溪报道

教育均衡发展,事关脱贫攻坚,事关乡村振兴大计。而教育发展是否均衡,既看结果,也看行动。

于湖南泸溪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体现在结果上,更体现在行动上。

均衡发展,解除贫困家庭后顾之忧

泸溪147个村,学校数有175所,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学校。175所学校中,学生在100人以下的有130所,其中只有一个老师的“一人校”有54所。在其他地方开始大规模撤并乡村校时,泸溪县至今未强撤一所小学。

这些遍布乡村的小规模校,真正做到了“小而精”“小而美”,让乡村学生基本留在了乡镇校,在家门口上好学成为了现实。

乡村小学撤并在很多地方已经进行多年,即使是在交通设施等较为发达的地区,上学问题也一度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光是每天往返接送就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碰到没有老人且劳动力少的家庭,基本上就等于要有一个人成为“全职家长”。

有些地方甚至把撤并乡村小学当作快速推进城镇化的手段,变相逼迫有孩子的家庭进城买房,向城镇集中。因为撤并符合政策,对政府和教育部门来说既省时省力还省钱。而且对于经济较为宽裕的家庭,只不过是直接的时间成本和间接的机会成本,

但这样的撤并如果发生在像泸溪这样“老少边穷”山区,对很多家庭来说,则意味着一场“灾难”——在“望山跑死马”的山区,鸡犬相闻的地方却可能“望到屋,走到哭”,走读上学根本不现实;而寄宿呢,同样不现实,且不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单是由此而增加的开支,就可以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辍学、失学,从而失去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长远来看,也会让其家乡失去摆脱贫困的机会。

于是,不撤成了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偏远地方贫困家庭的现实需要。“有孩子在的地方就要有学校,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也要把学校办好。”“为了1%的学生,付出需要教育投入1%的代价。”在泸溪县看来,是值得的。这里边承载的是这1%的学生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未来的希望。

“扶贫先扶智、治穷必治愚”,从这一点上来看,泸溪县实现教育的均衡化,绝对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0f8d1e47-588a-43a4-be11-f3a1dbc4b3a9.jpg

教学质量一度下滑的泸溪三中,如今已经一跃成为了泸溪农村初中学校的领头羊,荣誉墙上摆满了各类奖牌、奖状。

多措并举,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

小规模校众多,“神经末梢”发达,成了泸溪教育一个突出的特征。小规模校不撤,该如何办好?如何保证其教育质量?换句话说,如果不把占全县学校总数74%的130所乡村小规模校建好,乡村教育的振兴、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扶贫也就都是一句空话。

在这种背景下,《泸溪县村小(教学点)建设与管理制度》应运而生。此制度包含“升降国旗”“作息要求”“教育教学常规”“卫生管理”“安全管理”“教师管理”“校产管理”“学校建设基本配置标准”等共8项18条,这就是泸溪有名的“村小建设18条”。这18条,让村小硬件提了质、管理更规范,泸溪出现了一些村小质量比中心校还好的现象。

“对教育,泸溪关键是实现了长期而均衡地投入,这里没有欠账。”泸溪县教体局局长谭子好一语道出了该县对教育投入的慷慨大方。“不是今年5000,明年500,而是一个长期均衡的过程,是根据事业发展来投入的,所以我们压力其实并不大。”

教育均衡发展,资金投入有了保障,制度建设也已完备后,更大的问题则是师资。换言之,如果好老师都集中在县城,乡镇和村小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对此,泸溪也有对策。泸溪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提高教师待遇,整合各方资金,解决教师住房问题,让教师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泸溪的做法还不止如此,按照“以强带弱、深度融合、全面帮扶、共同发展”思路,从“管理帮扶、教师帮扶、资源帮扶、文化帮扶、学生帮扶”五大板块入手,每所城镇优质校对口帮扶1-2所乡村薄弱校,泸溪编织了一张覆盖城区校、乡镇中心校、村小的教育扶贫网,将城区优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嫁接”到乡村学校,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育均衡不是平均主义,不是限制名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抬高底部,整体提升,共同进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因此,对于城区优质学校,泸溪县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工程,促进城区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化发展。城乡教育齐头并进、融合发展,为泸溪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2018年,泸溪在接受国家级的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时,有评估专家感叹,泸溪每一所学校,无论城乡,硬件、师资、质量,几乎都没什么差距。泸溪城乡教育呈现的均衡发展态势,也让该县成了湖南省唯一一个入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秀案例县”。

dfd45729-fe8f-42f4-886b-83f937bb2afa.jpg

泸溪最“高”的教学点——登云寨教学点。

一个不能少,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多年前,著名导演张艺谋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名叫《一个都不能少》,直面的就是乡村教育,以及乡村教育中的辍学问题。“一个都不能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泸溪是湖南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泸溪县全县32万人口中,大约有8万人口劳务输出;建档立卡贫困户6.5万人中,有2.7万是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而31373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15538人,占比49.53%。

和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寓意一样,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而且“上好学”,让每个老师爱上教育事业,让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开遍城市和乡村,泸溪县可谓下足了工夫。

从2004年以来,泸溪县就大力实施“控辍保学”工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校园阅读工程等,全县学生呈现出思想行为好、综合素质高、学业成绩好等特点。至少已连续10年,该县在校学生刑事犯罪率为0,青少年刑事犯罪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教育切实发挥了在脱贫攻坚中的治标治本作用,全县贫困发生率由3年前的35.69%降至4.75%。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该县围绕“精准”二字,通过“免、补、奖、贷”四举措,对建档立卡等家庭贫困子女构建了5年免费教育资助体系。仅2018年,就发放资助全覆盖资金2735.55万元,惠及27813人次;办理生源地贷款1239.61万元,惠及1556人。

针对因厌学、学困而辍学的学生,泸溪县建立了控辍保学“双线三级四包”责任制和“六长”责任制,打好“质量控辍、资助控辍、情感控辍、行政控辍、司法控辍”防控体系牌,联合“三帮一”劝返行动,不放走一个辍学学生。2019年春季开学,该县小学、初中、高中巩固率分别为100%、99.5%、99.62%,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家庭学生辍学率为0。

一个不能少,还意味着,让每个学生都有奔头、有前途。在泸溪县,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毛入学率达到了90%,提前2年完成国家规定的202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目标。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泸溪县职业高中办学红火,县职业高中今年招生900人,报名人数达到了1000多人,给了许多孩子新的人生出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泸溪县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评估专家感叹:“泸溪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已经不是基本均衡,而是达到了优质均衡。”

教育扶贫是最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可持续性的扶贫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均衡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强筋壮骨”,而得以“强筋壮骨”的乡村教育所释放出来的力量,最终“强壮”的必将是每个个体强大的“筋”与“骨”,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筋”与“骨”。截止到2018年底,该县累计有72个贫困村出列,12877户、53221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75%。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之兴在教育。所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乡村教育振兴。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时代征程中,泸溪县抓住教育扶贫这个根本,多元手段拓展教育均衡发展,用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以干在实处、敢于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勾勒出了一幅教育强县的生动画卷。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