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侨风采丨刘军:在外要团结,回国要多看看城乡变化

2019-11-27 22:29:04 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肖拓
字号:

微信图片_20191127164849.jpg

刘军回国后在湖南崀山留影。

编者按:11月27日至29日,湖南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长沙举行。近年来,湖南省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秉承爱国爱乡传统,心怀故土,情系桑梓,共同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添砖加瓦。红网时刻特开辟【湘侨风采】栏目,展现湖南侨界杰出人物风采。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长沙报道

每次下榻长沙的九所宾馆,加拿大湖南同乡会副会长刘军都有一种亲切感。

“小时候在省委大院生活,对这一片土地太有感情了。”11月25日,在九所宾馆5号楼,1960年出生的刘军,与记者聊起小时候的情景,记忆犹新。

“家乡变化很大,要多回去看看”

随父母搬入湖南省委大院时,刘军刚好6岁,正是和小伙伴四处撒欢的时候。他还记得当时这一片有几个鱼塘,每到夏天雨水时节,大家便去鱼塘边的沟里抓鱼,“有时候运气好能碰到大的,抓回去直接煮了吃。”

“现在鱼塘早就没有了,变化很大,房子、道路,都不是以前的模样了。”刘军在加拿大居住生活了20年,每次回到家乡,仍喜欢到处走走。

在国外,刘军主要从事商业不动产和餐饮经营,多年的积累,朋友圈比较大。有时候接触到一些在国外居住多年的华人,包括他们的下一代,对中国大陆怀有偏见,他就不遗余力地解释,将自己回国看到的情景与他们分享。

“过去花几十元买日用品都觉得贵,现在国内很多人买房买车眼都不眨一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群早年出去、对祖国还了解不够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还停留在过去沿袭下来的成见里。”刘军说,每每碰到对中国“抱有成见”的华人,他就劝他们有时间多回去看看。

在刘军看来,多回家乡看看,不仅只回去看看父母、看看老师,也去别的地方走一走,看看城市和乡村都有哪些变化,“这样你才有完整的印象和评价,不至于被外国的舆论牵着鼻子走,固化在一个认知的陈旧层面。”

刘军对湖南每年举办的夏令营评价很高:“效果很好,在全国声誉很不错。主要是组织得好,管理得好,所以很多人喜欢来湖南,湖南很重视,每到一个市,当地侨联和领导都出面接待。那么这些孩子回去加拿大后,对祖国的山河有印象,同时,对祖国的人情、人文也很有印象。”他建议多组织一些夏令营这样的交流活动,参加的学生年龄还可以小一点,10岁及以上的小学生都可以大批来,每个团配两个志愿者家长,签字委托做管理,“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效果会非常好。”

微信图片_20191127164843.jpg

刘军(左一)和加拿大朋友在一起。

最有成就的事情

在多伦多,刘军和湖南同乡会的一帮人热心公益,也积极为大家争取更广阔的舞台。2015年,刘军和同乡们做了一件“划时代”的事,就是力推湖南同乡会会长谭耕成功竞选上了加拿大国会议员,成为加拿大第一位大陆移民国会议员。

“那届国会议员,在加拿大全国也只有334人,谭耕居住时间不算很长,能够选上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刘军介绍,首先是要有竞选团队,要有人帮他,“我们这个同乡会一没钱,二没背景,靠什么?只能靠人。大家出钱出力,国外就是缺人,他的整个竞选团队就是我们湖南老乡。”

于是,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一家一户的敲门,刘军回忆说,那段时间,到处找人填表,投票的时候,还要打电话催,有的还要去接(选民)。经过刘军和一帮老乡的努力,“当然还得益于他自己的特质”,大家齐心协力,谭耕最后如愿以偿选上了国会议员。

湖南同乡会做了这件事后,一下子把大家的印象改变了。

因为大家以前觉得同乡会就是没事聚聚,吃吃喝喝娱乐一下,“现在觉得同乡会有这样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了不得”。湖南同乡会“团结就是力量”的示范效应,让不少来自中国其他省市的华人见到了拧成一股绳的作用,随后两三年,外省籍华人纷纷成立同乡会。

“多伦多当地三级政府,一看我们华人能够出个议员,他们就重视了。”谭耕当上国会议员后,帮华人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包括设立专门的“中国节”,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加拿大一些国会议员甚至部长、总理都来和华人一起庆祝中国年。

刘军说这件事很有成就感,说明了“在外面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才能做一些个体做不到的事情。

期待湘菜进入加拿大

谈起对湖南的宣传推广,刘军很想做的一件事,是把湘菜推到加拿大。做餐饮这一块,他很有经验,“首先是推广,推广要靠政府层面,民间再去做企业就好办。”

2017年,刘军和谭耕一起回到湖南,想推广湘菜,也跟一些部门做了对接,但是比较遗憾,后来没有了下文。

“后来被四川商会知道了,联系到谭耕。去年四川省出面,专门设立了机构对接,派了6个川菜大师,在加拿大秀了一次。那可是国会山庄的宴会厅啊,影响很大,不花一分钱吆喝,就在加拿大成功露脸了。”刘军说,现在川菜在加拿大已经很受欢迎,他认为能成为国会山庄宴会厅的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遇,“好几个部长都去,那是加拿大的主流社会,是用1000万元推广费都找不到门”的好事情。

1.png

刘军在张家界。

刘军坦言,一种菜品,乃至一种饮食习惯,要让外人接受,本身要经历一个比较难的过程。

“我们去外面做餐饮,必须要适应别人的口味,中国本来就讲究本地化,如果把湘菜推到加拿大,所有的食材也要适合本地口味。比如他们不吃河鱼,只吃海鱼,这是由来已久的习俗。河鱼有刺,西方人海洋资源丰富,他们习惯了吃海鱼,包括在海上捞上来的,就在海上加工,简单方便。”刘军说。

聊到饮食习惯,刘军认为国外在处理生活垃圾方面的经验,也可圈可点。

全民要有好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我们这边生活垃圾多,而且分类也很难?西方人的菜,进厨房前都是粗加工好了的,菜在当地摘掉坏叶子处理好,禽类先处理干净,你买回来只要洗洗、炒了吃就是了。再如生活垃圾处理,加拿大那边不能随便扔垃圾,他会固定每个星期让你扔什么垃圾,并且有专门的垃圾车上门接收,你想单独扔都没地方扔。”刘军认为这样做,所有的居民都养成了不私自处理垃圾的好习惯。

当然,这跟国外的法律、制度管理也有关系,刘军介绍,国外的别墅,在家里是不能洗车的,因为“怕污染环境”,那边餐馆的剩油也不能倒沟里,汽车修理厂的地上不能有汽油,“如果有,处罚会很重。只要有污染源的地方,第一时间就控制住,谁污染谁治理,全民参与。”

刘军认为生活习惯使然,国内的垃圾“太复杂了”,比如生活垃圾,塑料袋子,感觉没办法分,量太大,“在加拿大,用可降解塑料袋,食物很少剩下和浪费,自己做的饭菜至少90%都吃了。当然,这也跟国内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有关,买的、消费的东西多了。”

相对于刘军那一代移民来说,他们的下一代普遍接受了比较好的高等教育。“学什么都快,特别是英语和科技应用能力,远比我们强,但他们一般没有我们那种吃苦耐劳的韧性。”刘军说,他们中很多孩子在国外,怎么让他们跟中国对接,更多了解家乡,以后怎么为祖国做一些贡献,“这也是需要几代人不断思考的命题。”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