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纹(左)生前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善于在走访中找到工作方法。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湘西报道
酉水河呜咽,清水江悲鸣。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湖南湘西花垣县补抽乡米沟村新修的村道上,再也见不到该村第一支书向纹和乡亲们打招呼、拉家常的身影了。
11月28日下午6点,在米沟村驻村扶贫岗位上,向纹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9日凌晨1点不幸去世,时年57岁。贫困户龙建成新酿的“排龙苗酒”还等着他去品尝,特困家庭的双胞胎麻青安、麻青兵还等着他去送棉衣。可这一切,都因为向纹的突然离世,成了永远的遗憾。
向纹去世后,米沟村的村民舍不得烧掉他的遗物,把他生前用过的衣物、被子都留了下来,当作念想。小学教师石俊峰说,向纹是老百姓的好书记,看到这些,就像看到了向书记。但向纹走了,永远离开了米沟村,离开了他心爱的扶贫事业。
突发疾病 与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加班”
魏品凤是陪伴向纹最后时刻的人。11月28日下午6点,大家忙完工作围在一起准备吃饭,向纹让魏品凤给他下碗面条,魏品凤下好面条端过去,向纹还没开始吃,头忽然一偏,摸着肚子,说有点不舒服。
米沟村地处偏僻,山高路远,素有湘西“西伯利亚”之称,这几天寒潮来袭,天寒地冻。魏品凤问向纹是不是感冒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向纹摇了摇手,没有回话。大家走近一瞧,见向纹已脸色苍白,赶紧一边开车送往医院抢救,一边向上级汇报情况,并通知家属。
此时,向纹的爱人黄绍芬还在古丈县办事的路上,因为很疲惫,她把手机调成静音,休息了一会。醒来拿起手机看到“向书记在扶贫村病危”的字样,赶紧回拨电话。当时已是11月28日晚上8点多了。
“嫂子你快来?”
“怎么啦?”
“向书记在扶贫村晕倒了,现在吉卫医院抢救。”
“拜托你们抢救,我马上就到。”
黄绍芬立刻叫人开车上高速往米沟村赶,开了十几分钟她停下来,打电话询问丈夫的情况。对方回答说向纹处于昏迷中,不能说话,正在全力抢救。
又开了20多分钟的车,黄绍芬心急如焚,再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说,向纹眼睛睁开了,心脏有了跳动,有点清醒了。
抢救似乎带来了一点曙光,但很快就破灭了。
病危的向纹说不出话,向医生打手势说想上厕所后,就再也没有反应。
从古丈开车去花垣县米沟村,要两个多小时,黄绍芬她们把车开得飞快,晚上十点多才到达医院。在吉卫医院,村民们来了,县里的医生来了,后来州里的专家也来了,但都没有把向纹抢救过来。11月29日凌晨,向纹不幸去世。
在黄绍芬(左)心中,丈夫向纹(右)是一个阳光帅气的人。
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在黄绍芬心中,丈夫向纹是一个阳光、健康的人,他热爱户外运动,喜欢下厨,歌唱得非常好,尤其擅长《小白杨》 《乌苏里船歌》这类歌曲。
12月25日,在冷清的家里,向纹买的一辆自行车还孤零零地摆在角落里。生前有闲的时候,他常和户外朋友们去矮寨骑自行车,一口气可以骑到半山腰,精力很充沛。
再过几天,就是黄绍芬与向纹的31周年结婚纪念日。丈夫的突然离世,让所有的美好停留在了记忆里。在黄绍芬印象中,向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他也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工作上的事情去求他帮忙,他一定会拒绝。“情愿去求别人,也不会去求他。”
这种性格的形成,跟向纹的“纪委书记”身份有关。他出生于1962年8月,1982年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校毕业后分配到古丈县双溪乡政府任技术员。从县里到州里,他的工作岗位多次与“纪委书记”有交集,先是担任古丈县纪委副书记,后来又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强制隔离戒毒所纪委书记至今。
“最得罪人的工作,他敢管;最难的时候,他敢上;最苦的地方,他敢去。”这是向纹留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司法局副局长杨再武最深的印象。
向纹常把“作风监督没有完成时”挂在嘴边,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和享乐奢靡问题,开展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专项作风督查,根据“六级惩处”——《湘西州强戒所民警职工奖惩办法》制度,每年开展专项督查4次以上,日常警务督察48次以上,部门和个人违纪严肃惩处到位。
让杨再武记忆犹新的是,2017年他和几个局领导去米沟村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活动,向纹在讲台上介绍当地情况的时候,有几个干警在下面说话。他当场不留情面,对几个干警说要做好榜样带好头,如果不认真听讲了解情况,可能会把帮扶工作搞砸。会后,他把说话的几个干警留下来,说熟悉了情况才让走。
“司法局是强戒所的上级机构,向纹按道理应该先向司法局汇报再做决定,但他就是直来直去,不留情面。”杨再武说,向纹坚持原则,敢于得罪人。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工作,所以大家都不记恨他。
2009年,甲流爆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强制隔离戒毒所是重灾区。每个月都会通知感染的病例,人心惶惶,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
向纹那时一个多月里,他都坚持在所里工作,都在一线。没有回家,没有衣服换,就一直穿着,后来甲流消除,他就直接把衣服丢了。
这么多年,黄绍芬在民政部门工作,平时出差下乡多,外出回来,向纹可能在扶贫村;向纹回来了,她又出差了。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 11月份的一个星期五,第二天向纹又去了扶贫村加班,他和妻子的最后一次交流,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加班”。
主动请缨 辗转扶贫战场一干就是6年
2013年,“精准扶贫”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
也就是这一年,向纹根据自己有十余年农村工作经验的特长,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原吉卫镇良帽村担任第一支书,开展农村扶贫工作;2015年转战至原补抽乡排龙村继续扶贫,并担任第一支书,次年调整至补抽乡米沟村任第一支书,在扶贫战场上一干就是6年。
平时聚会的时候,家人们也劝过向纹,说你年纪大了,扶贫工作已经做了四五年,回原单位算了。向纹总是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我要把扶贫工作干好干圆满,到2020年实现脱贫了,我再回来。”没想到,2020年的脱贫时刻,他永远看不到了。
向纹去世了,龙三高拿着他们以前的合影悲痛不已。
米沟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山寨,经济底子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的发展致富动力疲软不足。与向纹一起扶贫的魏品凤说,刚开始去开展扶贫工作,米沟村的群众并不是很理解、很相信他们,认为扶贫只是“说着玩玩”。“村里面干部涣散,办事都找不到村干部。”
向纹多次来到米沟村的村干部家中,跟他们讲扶贫政策,讲扶贫做法。米沟村之前没有村民服务平台,他就申请项目、资金建设村部办公楼,让村支两委有了工作的地方。
以前,米沟村只有一条村道出入,进自然组的路是没有的,全部是泥巴。人走在上面,一脚下去,脚拉出来了,鞋子陷在里面出不来。向纹就带领村民把入村入户的路全部硬化。
曾经,村民喝水,自己拉水管积水,很不方便。向纹了解情况后,协调相关部门,在米沟村修建了一个能够满足1000人饮用的蓄水水池,并把水管全部铺设到各家各户。他还在米沟村推进产业扶贫,鼓励村民种植烟叶;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抛荒的土地给村民带来效益。
向纹坚持在走访中找根源,在走访中找问题,在走访中找办法。他的足迹踏遍了贫困村的山山水水,访遍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及非贫困户。村情民意熟记于心,村里的春播秋种、邻里矛盾牢记于胸;群众疾苦深刻于脑,全村哪家老人在生病,谁家的地容易遭水灾他心里都有本账。
贫困户龙三高的家以前是老木房子,前头垮,后头塌,房屋东倒西歪,是危房。向纹到了米沟村后,龙三高向他介绍了情况,希望纳入易地搬迁名列。
忙完手中的事情,向纹就来到龙三高家看老房子,前后左右仔细勘察。20根烂柱子,一根一根仔细检查;屋后是什么时候塌方,也问得很仔细。
看完后进屋,向纹拿来凳子坐下与龙三高拉家常:“你们这个确实是危房,住起来很不安全,只要政策允许,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房子是2016年看的,2017年夏季向纹就帮龙三高办齐所有手续开始动工建房。
如今,龙三高宽敞明亮的新木房子矗立在村旁,他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感谢向纹书记为民办实事。谈起向纹的突然离世,他总是泣不成声。
“一千个一万个没想到啊,现在再也看不到向书记了。”龙三高说,向书记再也不会来他家了,但向书记以前的一言一语都浮现在他脑海里。
向纹的突然离世,也仿佛让麻成义失去了“主心骨”。他是米沟村的文艺队队长,一直都有把米沟村文化宣传出去、用文化带动经济、用经济促进文化的梦想。向纹知道后,鼓励他“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还出资金资助文艺队演出,筹建文化广场,指导他做电商,帮助乡亲们卖农货产品。“县里有电商培训,向书记都安排我去学习,他的恩情我是讲不完的。”
精神永存大爱精神感召了很多人
“向书记是最好的书记,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小的老的都关心。”石俊峰是米沟村小学教师,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向纹对孩子们的喜爱,他经常来学校,看到小孩子一来就抱,经常给他们送书包、文具、校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
向纹经常给孩子们送书包、校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
就在向纹去世前的两天,他还给米沟村小学的孩子们送了37套校服。看到特困家庭的双胞胎小孩麻青安、麻青兵,他说冬天太冷了,孩子家庭太困难,就是自己掏钱也要给他们买棉衣保暖。
麻青安、麻青兵的父亲身体不好,母亲赚不到什么钱,家里非常贫困。向纹平时总是要他们家多种点菜,然后去他们家买菜。石俊峰说,其实向书记自己吃不了这么多菜,花钱买菜是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帮助他们。
一顶斗笠、一双雨鞋、一身泥土,这是向纹常见的装束和形象。田间地头、生产现场经常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2016年仲夏的一天,一养殖大户急匆匆找到向纹,“我家养的1000只鸡最近怎么不吃食了,陆陆续续有鸡死了,向书记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听到这一情况后,向纹连忙爬上山顶的养殖基地察看,经过观察和询问,发现是养殖户向鸡禽投食发霉的饲料引起了中毒。他及时指导养殖户更换饲料、喂食解毒药物,一周后鸡禽恢复正常,大部分鸡禽得以保存,避免了养殖户的重大损失。
通过几年的精准扶贫,米沟村村民发现向纹和他带领的扶贫工作队是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做的事是公平的,他们由此更加相信政府,更加相信能够跟着他们脱贫致富。
入驻米沟村以来,向纹带领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共修通7.5公里通组道路,扩宽8公里通基道路,硬化4公里进户道路,整修1处饮水工程,修建一栋村办公楼、1处文化广场,新修7公里产业道路,实施危房改造135户、易地扶贫搬迁7户。目前,米沟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完全达标。
向纹先后21次受到各级各类嘉奖、记功。
为防止脱贫返贫,向纹还带领村民种植烟叶1000亩,土地流转种植药材600亩,建设大型养殖场等。村里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规模效应逐步开始显现。
如今,经省、州、县、乡各级验收,素有湘西“西伯利亚”之称的米沟村已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贫困人口由94户454人减少到5户12人,贫困发生率由36%减少为0.8%。
米沟村被评为了全州扶贫成效显著单位,但就在这个时刻,向纹“走”了,这朵绽放在湘西“西伯利亚”扶贫战场的“向阳花”就这样永远凋谢了,留下无尽的惋惜和喟叹。
“受党培养多年,党叫干啥就干啥。”向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守初心,担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先后21次受到各级各类嘉奖、记功,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法干警”“优秀领导干部”“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米沟村小学老师龙兴江说,向纹书记从州里来到村里,放弃舒适生活,在扶贫村一干就是6年,他图的是什么?图的是闪亮的扶贫事业!这种精神震撼、感召了很多人,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奉献,他的执着,他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