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组织召开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红网时刻12月26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葛倩)为进一步推动“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ABS项目)深入实施,12月2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组织召开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惠益分享,指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使用者(如企业)需要取得拥有者(如社区居民)的知情同意,并通过协议谈判给予一定的补偿。
ABS项目,是为了推动建立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ABS)国家制度,支持和服务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工作,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开发了ABS国家框架项目,实施期五年(2016-2021),项目确定湖南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项目地方试点。
会上,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当前项目的整体执行情况,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试点省份和相关试点企业代表,分别对各自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说明。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与会各方进行了充分交流,并深入探讨了项目相关重大事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与会代表还将于12月27日赴保靖县实地考察保靖黄金茶的遗传资源保护情况。
目前,试点省份的相关立法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通过州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修订《广西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办法(草案)》;《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9月21日审议通过并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湖南英妹子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等试点示范企业,与相关遗传资源拥有方之间的ABS协议签署及惠益分享也在逐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据了解,ABS国家框架项目的深入开展,将为我国逐步建立生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提供示范和借鉴,并将推动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提供者公平公正的分享惠益,从而进一步达到保护生物资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