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脱贫攻坚以来,湖南省脱贫摘帽步伐加快,截至2018年底,已有31个贫困县(市区)摘帽退出,目前,还剩余20个贫困县(市)。
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这是湖南人民与贫穷斗争进行的历史性决战。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发出动员令:猛攻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剩余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
时近年底,我们且去这20个贫困县(市)看一看,脱贫攻坚的效果到底如何?
村民邓功金正在采摘食用菌。
东升农场。
红网时刻记者 于佳丽 通讯员 邓提茂 汤程安 永州新田报道
“这个月我的工资大约2500元,这还不算多的,我们土生土长的农民都快赶上城里人了,月月都有工资拿,脱贫了!真的脱贫了!”12月26日,新田县新圩镇社湾村的贫困户张如霞和村民邓功金刚从食用菌车间采摘蘑菇走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张如霞打工的地方是新田县食用菌产业园,就在家的门前200米,离县城约8公里,该园占地面积13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以上,通过“园区+公司+家庭车间”,带动了新圩镇、陶岭镇、龙泉、枧头等6个乡镇的4000余农户发展以木耳、鸡枞菌等为主的食用菌种植5000余亩,亩产值达4万余元,预计纯收入近7000元/亩,可直接帮助80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脱贫攻坚中,新田县紧紧围绕群众增收路子不宽、利益联结欠紧密等问题,坚持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精准打造扶贫项目,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让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带动,实现增收脱贫的目标。
东升农场工人在采摘蔬菜。
2014年以来的五年间,全县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8.2亿元,其中2019年投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0.82亿元,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重80%以上,集中资金打造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帮扶103个贫困村建立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一方面突出特色,打造富硒产业。以蔬菜、大豆、辣椒、优质稻、优质水果、油茶等为主的富硒产业蓬勃发展,全县实现蔬菜种植21.5万亩、大豆8万亩、辣椒2.5万亩、油茶5万亩、水稻27.6万亩、烤烟4.55万亩、优质水果4.6万亩、药材2.9万亩,富硒农产品核心基地达到14.6万亩规模,成功打造成为富硒农产品之乡,全国富硒大豆之乡。
另一方面,通过龙头带动,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打造了15个重点农业产业园,实现12个乡镇全覆盖;每个贫困村都培育了1个30-50亩的农业产业示范片区,实现产业基地奖扶贫困村全覆盖;229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实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共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多家,合作社370多家。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14703户贫困户与产业园、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签订了帮扶协议。通过东升农场、远鸿菌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帮扶,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前端、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等六个方面受益,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