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30日讯(宁乡站记者 段华良)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再到“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道德风尚,凝聚精神力量,12月27日,宁乡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一封家书”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主会场设在市民之家,设有三个分会场。在主会场活动现场,市民纷纷用真情朴实而又愧疚的心声,说出了或对儿女、或对父母、或对丈夫的感人话语,让人听来不禁潸然泪下。
“女儿,你是我生命的延续和传承,我真想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你……”
“妈妈,以前女儿对不起您。我以后一定要学会懂事,学会宽容别人,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母亲皱纹深了,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母亲手臂粗了,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母亲背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我拿什么来感谢你们,我最亲爱的妈妈……”
一封封家书,成了整理思绪,寄托情感的最好方式,朴实的语言包含真挚的情感,一封家书既是爱的传递,更是对亲情的表达。
“你吼她不气,你哭她更伤。你笑她也笑,面具扔一旁。此人就是妈妈,迁就我宠爱我。”来自十三中高一1908班的洪瑾一边排队领取独具宁乡特色的“首日封”信封,一边笑眯眯地告诉记者,她准备写一封信给妈妈,感恩妈妈。
“妈妈,感谢您一直以来的爱,感谢您的关怀与教育,也感谢您带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知道,有时我的任性,不听话,让您担心难过,对不起!以后我会慢慢改正,我也会好好地孝敬您!”当记者问及内容时,洪瑾说着说着眼眶红了,晶莹的泪水悄然滑落。沉默片刻,洪瑾低声说道,曾经因无知而让母亲操劳,如今长大了,妈妈的爱,她会一辈子珍藏在心。
现场布置一个“拍立得”照相区域,市民排着队准备拍一张自己现在的照片,随信寄出,给远方的家人寄出一份可以收藏的思念。领了“首日封”信封的市民安静认真地看着、写着、思索着,将内心的千言万语汇集在纸张里,使浮躁的心逐渐静下来。有的写给自己的父母,感恩父母多年的栽培;有的写给自己的孩子,倾诉平时不会表达的情感;有的写给自己的丈夫,体谅丈夫打拼的辛苦,嘱咐将安全放在第一;也有的写下了自己对塑造好家风的看法和见解……来自益阳的李女士想到自己略有缺失的儿子,想到父母姐妹这些年的帮助和扶持,拿着信笺纸的她思绪难平,还未动笔,眼泪便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泪水滴落在崭新的信笺纸上,一下笔,墨水便晕染开来。
“想说的话太多太多了,写都写不完……”来自市总工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朱顺平告诉记者,他想写封家书给84岁的老母亲,说说心里话。上周日,朱顺平在帮老母亲洗头发,看到那稀疏的白发时,便心生愧疚之情,一生勤劳俭省,受尽苦难的老母亲真的老了,而他因工作繁忙,多年没好好陪老母亲聊天、尽孝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向亲人表达问候,但有时候,有许多感恩的话语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平时难以启齿的话写给家人看,更好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刘女士一口气领了十个“首日封”信封,她一边走,一边掐着手指告诉记者,给母亲写一封,给弟弟写一封,给老公写一封,给姑姑写一封……
“刚刚接了一单!”穿梭在人群中的“红马甲”喻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化志愿者。如果需要写封家书,但又不知如何下笔或者不方便写的市民可以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申请代写。由该中心派单,文化志愿者接单,完成后群众评单,实行闭环管理模式。
“每一封家书将都是一笔文化遗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娟表示,开展“一封家书”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以家书为媒介,挖掘家书中蕴含的道德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让亲情不再远在天涯,让关爱近在咫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