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0-24时,湖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55例,新增重症病例10例(其中6例为既往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
截至1月31日12时,湖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332例,累计报告重症病例48例,现有重症病例34例,死亡病例0例,出院病例2例。
1月30日下午,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就湖南疫情发展态势、疫情防控等相关问题,第五次专访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主任医师刘富强。
1.近段时间,很多朋友对疫情发展可能存在爆发期心存担忧,但这两天的官方通报病例数开始有所下降,这一个信号是否意味着拐点的来临?
答:通报病例数开始下降是一个好的迹象,但不能据此判定疫情到达峰值或者说已经出现拐点,还要看接下来几日的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新增疑似病例的下降是因为原来疑似病例已经确诊或者排除了,临床有症状的人减少了,但是疫情的拐点要看确诊的病例数据。另外,高峰不一定是拐点,也有可能出现另一个高峰,因为其他因素,可能出现双峰或者多个流行高峰的情况。所以我们当前的防控仍然不能放松,需要继续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
2.我们注意到,长沙一些社区和疾控机构对出现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的小区进行排查?这种措施是否必要?
答:按国家防控方案的要求,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需要调查其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特征和可能的感染来源,发现和管理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对出现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的小区进行排查很有必要。
3.多省都发生了聚集性病例的报道,我省是否也有发生?
答:近期多省发生了聚集性病例,大多以家庭聚集为主。大多有湖北暴露史,其次是同车暴露、同住暴露等,也出现过聚集性病例。我省湘中某市某小区就出现一起新型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具体情况为,首发病例王某华, 女,45 岁,在该县经商,2019年12月底有武汉旅游史,今年1月10-12日在长沙某宾馆参加美体训练师培训会议,会议约有200余人,与会人员中有武汉籍及另一市首批确诊病人陈某玉参会。王某华于1月18日发病,24日住院,26日确诊。截至目前与该病例密接人员中4人发病,王某华同行参会人员中另有1人发病。
所以,近两周有武汉旅行、居住史和往返武汉的人,要尽快到所在社区或者村登记,主动配合社区(村)连续14天进行自我监测,每天测量体温2次。尽量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接触。减少外出活动,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要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及时就诊,并如实告诉接诊医生武汉旅行史等暴露情况。
4.在疫情控制到什么情况下,学校才可以开学?
答:现在,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存在本地病例逐渐增多,病毒感染发生扩散的风险逐渐加大的可能。因此,为了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从专业角度建议,当前的核心防疫要求是减少流动和聚集,做好隔离和观察,各地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适当推迟开学时间。
专家档案
刘富强,博士,主任医师。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1971年8月出生,1995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预防医学学士学位。获得2001年6月中南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研究生学位,于2009年11月中南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博士研究生学位,2010年11月晋升为主任医师。
先后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与科研、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参与湖南省SARS、霍乱、人感染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伤寒、甲肝、钩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健康科普活动。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国内多个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和省卫生厅/卫健委科研课题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发表论文150余篇;参与编写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用手册》、《传染病疫情处理与预防控制》、《现代公共卫生》等书籍5部,曾先后获中华预防医学会抗击非典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先进个人、湖南省2016年度最美青年卫士、湖南好医生、湖南卫生应急先锋、湖南疾控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
现为国际应急管理协会IAEM亚洲区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营养学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预防医学会理事、湖南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首批健康传播专家。曾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预防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励,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60余篇;参与编写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用手册》、《传染病疫情处理与预防控制》等书籍5部,担任国内多个期刊杂志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