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2月3日讯(宁乡站记者 邬艳)直到正月初六中午,宁乡市喻家坳乡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易建华和同在一起上班的妻子陈素纯才抽时间急匆匆赶回家陪独自在家的老父亲吃了团圆饭,说起这个,易建华说,父亲生气了。其实,易建华和陈素纯就住在卫生院旁边的公租房内,走路只要5分钟,也怪不得父亲生气。
夫妻俩一起当守院人
1992年,从益阳卫校毕业的夫妻俩一同进入了喻家坳乡中心卫生院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这是从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疫情。”易建华说,冲在前面是他的职责所在。
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医院应急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医院全体医疗及公共卫生一线人员部署防疫安排,在院内设立分诊台、发热门诊,并将防护物资发放到位。“其实我是可以休息的,但是正月初二就被他喊回来上班了。”陈素纯是卫生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疫情发生后,由于医院放假人手不足,易建华立马想到了距医院只有5分钟路程的妻子,将她安排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阵地,为来院发热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相关人员进行登记及引导至发热门诊。
“别的医生都回去了,她住得近,方便。”易建华说,“没人了,谁都要上。她是我的妻子,更是一名医师,自己人,更好使唤。”
来医院这些年,易建华很少休息,他说,一年365天可能有360多个班。今年春节,他早早就做了休假准备,准备陪家人好好过个年,最后,是一直无休,持续奋战。“那就继续当一名守院人吧,反正都守了这么多年,也不差今年了。”易建华习惯了忙碌,而妻子陈素纯也习惯了陪丈夫在医院度过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节日。
绝不放过任何疫情疑点
从1月23日至今,喻家坳乡中心卫生院接诊的发热病人有100多例,每一例,易建华都经手,而对于每一名发热病人,易建华都会仔细研判,坚决不放过一个疫情疑点。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6时许,在看完所有病人后,易建华突然想起有人说,一名发热病人没有就诊就走了,不知去了哪里。他马上紧张起来,找到当日所有医生进行了询问、排查。“我们医院医生都说没有接诊,我当时就着急了,就想着是不是去了双凫铺中心卫生院。”来不及细想,只想马上找到人的易建华马上驱车到了双凫铺中心卫生院进行询问,发现当日并没有喻家坳乡的病人过去就诊。
“关键时期,每个发热的病人都必须非常关注,不能出差错。”易建华从下午6点找到晚上9点,最后才通过询问村医找到了该名病人,“后来去看他的时候,发现他虽然有点发热,但其他情况都比较好,才放下心来,目前一直在我们的监测当中。”
●市疾控中心周茂林夫妻
红网时刻2月3日讯(宁乡站记者 朱佳 通讯员 李华)
1月23日晚6点,市疾控中心党员周茂林、邓配带上1岁儿子正赶在回浏阳老家的高速公路上。办公室一个电话改变了既定的行车轨迹,该中心紧急通知全体干职工取消休假,全体待命。回宁乡后作为疫情机动四队队长的周茂林甚至来不及回家就赶到中心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培训会。
妻子邓配很坦然地接受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动。接下来的日子里,夫妻俩作为市疾控中心的青年骨干,在不同岗位共同作战。大疫当前,周茂林一人身兼数职。作为健教副科长,他抽调市卫健局宣传组,深夜学习省、长沙市最新防控方案,参与完成宁乡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系列宣传。中心值班室电话咨询量一度爆线,为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他及时整理核心信息下发各乡镇卫生院普及科学防控知识。作为机动四队队长,他深夜出队赶赴医院,开展就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直面患者,危险程度不亚于一线医生。他毫不畏缩,询问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接触史、就诊史等关键信息。通过归纳撰写调查报告为控制宁乡疫情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为了减少可能传染儿子的风险,他与邓配商量将儿子送到乡下交给父母带。在中心全体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他又担负起消毒技术组组长,回应社会大众关切的小区消毒、私家车消毒等问题。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中心消毒技术人员现场实操培训,身先士卒前往疫区消毒。为了确保消毒效果,又前往相关企业核实消毒产品实效,协助指定消毒液配比方案,分类指导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在这段艰苦作战的日子里,邓配也每日绷紧神经奋斗在阻击疫情的战线。作为对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的队员,邓配跟同事一起前往询问观察对象身体状况、体温变化,细心指导居家消毒,安抚情绪。顾不上吃饭,穿梭在宁乡城区的大街小巷,直到对方解除医学观察为止。这种细致的工作,需要疾控队员高度负责,又要注重防护自己避免可能近距离感染。邓配说:“我们没想那么多,以前熬夜追剧是为了快乐,现在加班加点是为了早日团圆。疫情不息,战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