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疾风骤雨,值守点的帐篷被吹得只剩下支架。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王浩志 陈思佳 余杰 益阳报道
2月14日晚,寒潮来袭,气温断崖式下降,骤变的天气给在益阳各个监测点值守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来了不少挑战。
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抢修帐篷。
疫情大考,重在基层,难在基层。接近零度的温度,6级北风,还下着雨,作为临时“避风港”的帐篷内此刻也让人感觉湿冷刺骨。尽管天气恶劣,但为了辖区居民的安康,他们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
正是因为有他们,去消除每一个隐患,去堵住每一个漏洞,去发现每一个疑点,才筑起了一道道阻断大面积疫情的坚实屏障。
风雪中的红帐篷 撑起责任与使命
“快把那根柱子立起来,绳子系好……”2月15日的清晨,南县南洲镇火箭社区的工作人员早早地来到党员志愿服务点,开始抢修经过一夜疾风骤雨后散落一地的简易帐篷。
“晚上8点多的时候,瓢泼大雨、电闪雷鸣,这群坚守的人着实让人感动……”据广告公司的职员邓平回忆,昨日她驾车运送政府定制的资料给各村、社区党员志愿服务点,在东红社区卡口,正好遇上暴雨,“卡口的工作人员雨衣都没穿,帮我们把路障挪开放行,身上都淋湿了。快十点的时候,车行到下一处志愿服务点,我又看见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黑漆漆的简易帐篷里三个年纪较大的老年志愿者围在一起吃泡面……”一边说着,邓平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邓平说,这是我在抗疫一线,见到的最美守护人!
今年72岁高龄的老党员朱世界一大早就冒着寒风暴雨来到了沅江琼湖街道保民村的值班岗亭。
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最美守护人”不是个例,在益阳市各个疫情防控监测点上,还有许多的无名英雄。
在赫山区栗公港社区防控点,工作人员正抽空吃着午饭。午饭是由社区送来的。由于气温骤降,加上社区有五个防控点,等饭菜送到时,已经有些冷了。据栗公港社区书记兼主任符浩强介绍,社区共有居民9860人,目前采取统一封闭管理。除了设置卡点,做到逢人逢车必检外,他们还定时巡逻,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赫山区栗公港社区防控点,工作人员正抽空吃着午饭。
哪怕拿测温仪的手已经冻僵,哪怕巡逻小区的脚已然冷透。有的帐篷甚至都被吹得没了踪影,他们便露天打伞值守,还不忘提醒周边的居民在防疫的同时要防寒保暖。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们便想方设法用无法使用的帐篷支架做成了临时路障。
“再大的风雨,再冷的天,我们现在必须要坚守到底!”赫山金银山街道西流湾社区党委书记徐宏表示,虽然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工作非常艰辛,但是想到有着坚强的后盾,有着居民群众的支持与关心,虽然大风刮倒了帐篷,但刮不走他们牢守安全防线的心。
寒潮来袭 这些礼物温暖着“疫”线人的心
恰逢西方情人节,2月14日晚,赫山区金银山街道办事处借此机会,为寒风中坚守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送上了一支支鲜红的玫瑰,献上了最温情的告白,同时鼓舞他们继续带着这份责任与使命,齐心协力奋战疫情。
2月14日晚,在寒风中坚守的基层工作者收到了街道办事处送来的玫瑰花。
在南县浪拔湖镇南安桥值守的抗“疫”工作人员则收到了南安村村民王大姐送来的热饭热菜。
“看到他们为守护我们的安全,不畏严寒,日夜坚守,我们真的很感动。送些热饭菜给他们,一是想用这种方式感谢一下他们,二是为抗击疫情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王大姐说。
南县浪拔湖镇南安村村民王大姐为值守的抗“疫”工作人员送来了热饭热菜。
“这些热气腾腾的饭菜就是村民对我们的肯定,这既是荣誉,也为我们坚守岗位和战胜疫情鼓足了干劲。眼下虽然面临着寒潮的侵袭,但是我们心里暖洋洋的!”正在桥上值守的肖光明说道。
另一边,在南县乌嘴乡北洋桥监测点,值守人员正端着一杯杯姜汤在寒风中大口喝了起来。
在南县乌嘴乡北洋桥监测点,值守人员正在倒姜汤。
“乡里专门成立了后勤保障组,筹措到的口罩、乳胶手套、隔离衣、隔离帽、防护目镜、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第一时间分发到了检测站点,每天有专人运送早中晚餐,购买了热水壶,每天还专门熬制一大锅老姜汤,后勤有了保障,我们工作积极性就更高了。”北洋桥检测点值守工作组组长蔡铁军表示。
疫情无情人有情。得知工作人员防护物资不够,2月15日上午,桃江鸬鹚渡镇村民曹孟元冒着雨雪搬着一箱口罩走进了鸬鹚渡镇党政办。
桃江鸬鹚渡镇村民曹孟元冒着雨雪搬着一箱口罩走进了鸬鹚渡镇党政办。
“希望它们能为奔走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防护,尤其今天降温,还下起了雪粒子,愿他们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了防疫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保护广大群众。”说完,他又转身走进了风雪里......
寥寥数语、拳拳爱心、身影匆匆、尽显真情!值守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付出赢来了群众的认可和点赞,感人的一幕幕还在益阳各个防疫监测点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