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郴州2月18日讯 (通讯员 廖智慧 黄庆华)“荷坳、大江两个服务点今天早上可以撤回,但疫情尚未过去,大家切勿放松警惕。防疫工作进行如下调整……”2月16一大早,湖南省资兴市滁口镇干部黄庆华就接到通知,从大江防疫服务点撤回后,又急匆匆地赶往位于市区的镇移民点驻点服务。
一场不期而至的疫情打乱了中国年的节奏,检验着党员干部危难时刻的责任和担当。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从60后到90后,这个东江库区小镇的可爱“战士”轮番上阵,为全镇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强的屏障。
60后“文艺兵”退休不退岗
“我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应当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抗疫的前线发挥余热。特向党委政府提出申请……”2月7日,滁口镇文化站站长何平权走进镇党委书记李金卫的办公室,郑重地递交了一份“延迟离岗的申请书”,这天原本是他退休的日子。
“疫情未除,大家都在忙,我现在退休呆在家里也安不下心,还不如在单位多做一点事。”疫情防控进入了关键时期,何平权把延迟离岗的想法说出后,得到了家人一致赞成。
大年三十以来,60岁的何平权每天都和其他年轻干部一样到疫情防控点值守,一有空暇时间,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墨写干起自己的“老本行”——书写防疫宣传标语。在村头巷尾,村民总能看见老何那熟悉的笔迹。
“老何,别累着自己了,让年轻人去写吧。”镇干部李晓强有些心疼的对何平权说。何平权腿部有静脉曲张,不能久站,写一段时间便要坐下休息几分钟。在寒冷的户外,何平权经常写到满头大汗。
“没事,我在滁口镇写了30年宣传标语了,这也是最后一次咯。”何平权笑着说,即使是最后一班岗也必须守好。
70后“炊事员”暖心又暖胃
“哇,锋哥,这时候你上哪买到这么新鲜的豆腐啊?”2月5日中午,正在食堂吃饭的滁口镇干部高兴地问“后勤保障员”陈润锋。因为疫情防控,食材采购难,一碗新鲜的豆腐都成了干部们眼中的“美食”。
今年41岁的陈润锋是滁口镇一名人民调解员兼后勤管理员。俗话说“百人百胃”,后勤工作难,陈润锋却“调解”得井井有条。他不仅清楚每一个干部的口味,还经常为镇干部“开小灶”。当得知干部想吃新鲜豆腐了,陈润锋和妻子连夜泡豆子、磨豆腐,第二天便把一箱白嫩的豆腐送到了食堂。
为了保障镇干部用餐安全,陈润锋还自制了餐桌“隔间”,用纸板立成挡板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丝毫马虎。”陈润锋认真地说。在闭餐时间,他就扎在食堂消毒搞卫生,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虽不在防疫一线,陈润锋却是一线干部最坚实的“靠山”。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还编了个顺口溜送给他:“食堂有锋哥,心细人最忙。一日三餐全想到,暖心暖胃属他强。”
80后“运输兵”高效又无私
“市里安排了一批防护物资,你马上出发把物资连夜运到镇里来,明天8点前就要送到各个疫情防控服务点。”2月6日晚上10点多钟,镇干部李军华接到指令,立马发动汽车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现在大家都盼着帐篷呢!”李军华说,入春了,天气时晴时雨,村上的疫情防控服务点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木棚,遮不了风避不了雨,好几个干部都感冒了,必须尽早把帐篷送过去。
滁口镇距离市区80公里,翻山越岭,弯多坡陡,一来一回得花5个小时。运送物资任务往往繁重而且紧急,既要确保物资及时送到,又要确保行车安全。谁来负责这个工作呢?分管领导犯了难。
“我是退伍军人,有底子,身体好,听指挥,效率更高一些,而且有过类似的一线经历与经验,可以更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曾在部队服役13年的李军华主动请缨。因防控需要,车辆调度也是个头疼的工作,为了及时运送防疫物资,李军华还“征用”了自己刚买的小车,来来回回跑了数千公里,但对于车辆的费用他只字未提。
90后“宣传员”传递正能量
“广大村民大家好,温馨提示加劝导,过年期间不乱跑……”每天早上7点半,90后干部王皓东都会准时打开“村村响”广播,向镇区群众播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
“村里老人多,防范意识比较薄弱,防疫宣传马虎不得。”王皓东说。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滁口镇每天分六个时间段定时向镇区循环播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王皓东除了担任“广播员外”,还兼任采、编等职务于一身。
白天不播广播的时候,王皓东就到村上村民量体温、做记录,讲解防护知识,沿路听到的、看到的暖心故事都是最鲜活的新闻素材。晚上回到宿舍,王皓东趁热打铁,完成了一个个“有温度”“带露珠”“冒热气”的抗疫稿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广播一响,耳边有党,新闻一看,党员在干。”村民刘立新说,通过宣传,感受到党和国家有声和无言的关心,安全感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