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江连两湖,湘鄂一家亲。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截至目前,已有1333名湖南医疗天团驰援湖北!然而,穿越历史的硝烟,湖南和湖北又何曾只是一次肩并肩站到了一起。真可谓大爱无疆,源远流长!
2月21日,省卫生健康委再次紧急组建两支医疗队共224人,驰援湖北省武汉市。
2月21日下午,湖南省再次派出两支医疗队,驰援武汉。
至此,疫情暴发以来,医疗湘军已经出动15批次共1333人。
肆虐的疫情面前,湖南湖北,心相连,手相牵,肩并肩与病魔作战。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回溯整个医疗湘军近现代史,不难发现,湘军支援湖北是有传统的,不论是武昌起义的隆隆炮声中,还是在武汉会战时的硝烟弥漫下,都不乏他们战斗的身影。
这种历久弥新的兄弟情谊,延续至今。
武昌起义
长沙医院接回战地伤员救治
图为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挂起了象征18省团结一致的18星军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枪声。
湖南率先策应湖北,组织队伍驰援。在战斗中,不少湖湘健儿捐躯沙场,用鲜血保卫了首义之地,大量的伤病员无法得到救治。
见此状,在长沙的颜福庆等慈善家发起组建红十字会,定名“湖南红十字会”,行救治战地伤员的职责,地址位于长沙市西牌楼雅礼医院内。之后,军政府拿出一万银两作为经费支助,以长沙东茅巷学仕馆房屋为红十字会医院。
中国红十字会湖南分会成立之初的雅礼医院。
充实医护力量,医院还请回在汉口的医生陈怀皋来到湖南,主持相关事务。医院开诊后,又给武汉红十字会发电,商讨将湖南轻伤军人接回长沙治疗,前前后后治愈了200多人。随着伤号增多,又在医院临时搭设地铺,社会各界人士捐赠被褥等物资,渡过难关。
战事停歇,伤兵号痊愈后陆续出院,医院又开始接诊平民百姓。
中国红十字会医院湖南分会医院,这便是今天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前身。
1912年6月15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湖南红十字会”改为永久医院,并于东茅巷正式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湖南分会医院”,重新选举了新董事, 颜福庆任院长,并订新章,“以战时救护战地伤病难民,平时救助天灾时疫”为宗旨,这就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前身。
在当时战事频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由于政府所拨经费少得可怜,医院的运转全靠红十字会募捐和各界人士捐赠。
此后这家医院又参与了多个重大战事的伤病员救治。其中,1921年8月,湘军援鄂,医院派出医护人员前往救护。
武汉会战
长沙是医护人员培训基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救护组织,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为伤兵救护的主要医护力量。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先是安庆失守,接着九江也岌岌可危。这场浩大的战役涉及多个战区,横跨四个省的地域,参与这场战役的中国官兵达百万之众,由此造成的伤亡也前所未有,很多伤病员转往紧邻武汉的岳阳、长沙等地救治。
战事惨烈,伤员众多,加上医护人员自身也面临着非战斗减员,导致战时医务救援力量非常薄弱,医生护士奇缺。
随着战事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也迁到湖南长沙,长沙成为武汉会战的大后方。
在长沙北门外的广雅中学,由国民政府卫生署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合办的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正式开课,与普通的医学院不同,这里是战地医疗救护的速成班。
速成班的含义,就是不奢求培养出医术精湛的医生和护士,只求学员在最短时间掌握基本的医技,比如更换纱布,伤口包扎等,然后能够快速走上战场。
1938年8月,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的第一批学生结束培训,他们被直接送往战场,此后,战地医护人员被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充实到各战地医院。
1939年,随着日军进一步南犯,长沙岌岌可危。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只好搬迁到位于大后方西南的贵阳。此时的贵阳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后方各省的交通枢纽。从香港到岸的医疗物资,经过越南海防和缅甸一路转运到这里,之后再分批运送到大后方各地。
穿越历史的硝烟,湖南和湖北又一次肩并肩站到了一起。
在这场与新冠肺炎斗争的战场上,医疗湘军再一次展现了“吃得苦 霸得蛮 耐得烦”的精神特质。
从1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教授独身北上武汉,到2月21日湖南两支医疗队出征赴鄂,至今已有1333人奋战在凶险的救治一线,拼尽全力,只为挽回更多人的生命,他们用行动延续着同饮一江水、自古一家亲的传统情谊。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