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八红旗手 李立华

2020-02-25 16:39:07 红网 编辑:冯竞萱
字号:

盛开在建筑工地上的“芙蓉花”

????_20200218181246_??.jpg

“谁怜冷落清秋后,能把柔姿独拒霜”。

美丽的“芙蓉花” 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钟爱。而在美丽湘阴,就有这样一朵芙蓉花,她悄悄地绽放在建筑工地上,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道德的力量,传递出正能量——她,便是湖南鸿达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华。

早在1990年3月,李立华就作为湘阴商业局的杰出女性代表被全省商业系统评为“芙蓉花”先进个人。29年过去了,商业系统改制了,她也因此下岗了,但这朵“芙蓉花”却越开越艳。

29年的艰苦创业,29年的无私奉献,29年的栉风沐雨,李立华同志先后获得湖南省商业厅劳动模范、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岳阳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湖南好人”、“湖南省文明家庭”、“中国好人”、全国住建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安康杯先进个人”和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等荣誉称号。

李立华用自己的行动深深诠释中国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

艰苦创业彰显劳模本色

1972年参加工作的李立华,从普通营业员干起,一直干到湘阴县百货公司经理。无论是哪一个工作岗位,哪一天的工作,她都兢兢业业。9个商场、100多个柜组、800多名员工……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市级劳动模范、省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席卷全国,湘阴商业公司也于1993年正式改制。作为柔弱女性的李立华却主动放弃工作安排,与丈夫摆摊设点,自主创业。凭着她吃苦耐劳的干劲和诚信经营的理念,经过五年的拼搏、摸索和积累, 于1998年创办起湖南鸿达建筑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站上了一个本该是男人施展身手的舞台。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为了尽快熟悉建筑方面的业务知识,她不怕脏不怕累,与工地施工的工人师傅打成一片,各项工作都身体力行。只要一有空,她就到项目现场驻足观看,虚心向施工人员以及工人师傅请教,力求对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在鸿达公司承建的每一个工地,无论风吹日晒,总能看到那个带着安全帽,拿着纸笔穿梭于现场的身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李立华的带领下,今天的湖南鸿达建筑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一级建筑企业,现有各类管理、技术人员380人,劳务技能职工1600多人,成为全市建筑行业具有一定规模与竞争势力的品牌企业。并且公司连续12年被评为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连续7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承建的多个项目被评为省、市优质工程和建筑行业十佳企业。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有新的进步、新的开拓!”公司发展壮大后,李立华不满足于现状。为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工作,李立华在2014年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后,又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技术骨干在建筑领域开拓创新。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现有11名成员,其中一级建筑师1名、高级工程师1名、硕士研究生2名、大学本科5名,已成为在建筑施工、经营管理、技术攻关、发明创造、人才培训等方面相互交流、合力攻关、不断创新的崭新舞台。

爱心扶贫演绎好人精神

2009年1月29日,气温低下,但杨林寨乡王家河村的贫困户苏盛梅心里却暖暖的。当日,“中国好人”、湖南鸿达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华送来了5万元爱心款。苏盛梅是一名代课老师,和丈夫共育有两女一子,2015年,其子被诊断患有癫痫病,根治需要近20万元手术费,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她家因病致贫。李立华鼓励苏盛梅一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定战胜当前困难的决心信心,要相信在党委政府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下,必定会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爱心扶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李立华事业成功的同时,她的爱心之路也越走越远。

华光小学、长湖小学、鹅形小学都处大山,是湘阴位置偏僻、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三所学校。2015年“六一”前夕,刚刚获评全省劳动模范后的李立华当即决定将省劳模的1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另外再拿出4万元积蓄,为孩子们定制校服、书包。据悉,公司在李立华的倡导下,连续6年都组织开展给学生送校服、送书包的爱心行动。目前,我县共有湘滨镇、玉华乡、长康乡、樟树镇等10多所学校的2000多名孩子穿上了李立华送来的新校服,背上了李立华买来的新书包。

“我从小父母相继去世,家庭十分困难,特别懂得困难人群生活的不易。”少年家贫的李立华更加懂得如何关爱他人,每当逢年过节,她会到家乡湘滨镇柳潭和回龙两个村,给40多名孤寡老人、五保户串家门,送礼品,对他们嘘寒问暖。初步统计,目前她已经资助了困难家庭500多户、下岗职工1000多名,资助贫困大学生186名。

“我们农民工也有工资卡啦!”2017年1月8日,在湘阴县城水榭花都房产项目部打工的湖北籍农民工张铁牛手里拿着一张银行卡,脸上笑开了花。和张铁牛一样,在该项目打工的800多名农民工都领到了自己的工资卡。进行二次艰苦创业的李立华,深知下岗职工和建筑工人的酸甜苦辣。从创办公司起,就非常关心身边下岗职工和建筑工人的冷暖。近年来,公司共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都会购买社保和医疗保险。为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今年公司首次启用农民工工资卡发放制度。在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同时,做到公开、透明,让农民工放心工作,开心回家。

“作为一名企业人,扶贫帮困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会把这份社会责任传递下去。”李立华,1993年下岗后靠诚信经商起家,1998年,创办起湖南鸿达建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她矢志不渝地走在扶贫路上,已累计捐款1千多万元用于扶贫帮困、抗洪救灾、敬老爱幼、关爱贫困学子和支援家乡建设等。2016年李立华获评“湖南好人”。2017年,获评“中国好人”。2018年获评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

良好家风构建文明家庭

在事业上,李立华是位女能人,在生活中,她是位好妻子好母亲。不论是在担任国营企业领导期间还是在自己创办公司之后,即使再忙再累,她最关心的都是两个儿子的学习和教育。晚上不管什么时候回家,都要打开孩子的书包,看看他们的作业,稍有闲暇,就辅导他们做作业,跟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她教育小孩,从不恶语,更无打骂,都是以身边的事例教育小孩。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两个儿子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儿子。特别是在家庭条件好起来之后,她更是对小孩从严要求,教导他们要勤俭节约,不乱花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现在,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儿子儿媳在单位表现很好,一同经营着自己的幸福家庭。尽管两个儿子都已为人父,但她只要有时间,就会跟他们讲做人的道理,为回报社会多做贡献,跟他们讲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好小孩。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李立华生活中的一杆标尺。李立华是个细心的人,公公、婆婆在世时一直跟随李立华居住,衣食住行安排得无微不至,井井有条。她平时总是细心观察老人缺什么、喜欢什么,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每到逢年过节、老人过生日,她都会和丈夫一起去为他们精心地选购礼物;每逢出差、外出参加学习,她都会给公婆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及衣物。婆婆有四个儿女,患病卧床十年都是李立华夫妇一直照顾,所需物质、医疗费等都是李立华负担,尽管工作繁忙,但她一直坚持照顾老人。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事,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会对身旁的人说:“不要与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有时家人对老人说话语气稍微重一点,她都会背后提醒:“人老了,就是老小孩,要有耐心,让老人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李立华对自己是克扣的。小时候家庭条件差,家里姊妹多,养成了她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管是在担任国营企业领导期间,还是在自己创办公司之后,物资不再匮乏,但她始终坚持勤俭持家这一传统美德。从不奢侈浪费,从不挥霍炫耀,过着最普通人的生活。一件衣服穿了好几年都舍不得扔,家里能用的东西总舍不得换。很多人都不理解,经常有人问:“李总,你现在又不缺钱,一辈子这么辛苦,也要好好享受享受,要不然太不值了。”她总是微微一笑:“这样挺好,这样挺好。”

巾帼建功创佳绩,爱心扶贫见精神。我们相信,李立华的创业之路,爱心扶贫行动会越走越远,越来越美。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