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唐梦辉
“老公,我们这里今天又有3名患者治愈出院。”
“老婆,我们的护目镜日产量已经提高到2000副,今天又有一批发往武汉。”
……
上面的这段对话,来自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护士刘蓓,和她的丈夫杨凯,长沙一家科研生产型企业的负责人。
刘蓓2月6日进入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支援,杨凯则在刘蓓的建议下,带领兄弟们自主研发3D打印防起雾护目镜,目前正加足马力生产,发往抗疫一线。这一对80后小夫妻每天在电话里聊得最多的,就是各自在抗疫工作中的最新进展。
“在抗疫一线,更深切体验到职业责任感”
疫情刚发生时,长沙市第三医院在医护人员中招募抗疫志愿者。尽管抗疫一线对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医护人员的需求量更大,在神经内科工作的刘蓓和家人商量后也决定报名。杨凯很支持她:“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估计我们单位开工晚,家里的事情交给我。”
2月6日,刘蓓进入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开始了连轴转的工作。监测生命体征、执行医嘱、观察病情、抽血、采集咽拭子标本、送检、雾化、给氧、发口服药、送餐到床边……在每天繁忙又单调的工作之余,她还细心地关照每一名患者的需求,有的患者睡眠不好,同病房有人打呼噜就睡不着,刘蓓就帮忙协调病房;有的小患者想喝牛奶,刘蓓把医院发的牛奶送给他。
在隔离病房,患者的活动范围狭小,每天靠手机打发时间,过多地关注疫情,又加重了焦虑情绪,对病情康复不利。刘蓓曾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工作过,一直关注着中医药特色疗法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应用,她看到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患者练八段锦的新闻,于是和来自长沙市中医医院的护士商量,每天带着患者活动起来。
“练八段锦能帮助患者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治愈出院后也能健身。”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置,做完一遍八段锦,刘蓓早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看到患者都乐意学,她坚持每天带着大家做。刘蓓告诉记者:“送治愈患者出院是最开心的时候,在这里我更深切体验到职业责任感。”
“你守护病人,我守护你们”
杨凯说好在家带孩子,却没能信守承诺,因为刘蓓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刘蓓关注到武汉医用防护物资紧缺的消息,很想帮他们做点什么。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是“护医三宝”,其中护目镜产量小、扩产难,传统工厂生产周期长,紧缺现象尤其严重,而杨凯所在的企业拥有成熟的3D打印技术。“既然更复杂的装备都能打印出来,护目镜应该也没问题,你们能不能试试看。”在刘蓓的建议下,杨凯说干就干,从2月1日起,就带钢丝床和方便面住进了办公室,做好了连续作战的准备。
杨凯带领团队仅用1天时间设计和打印出第一个医用护目镜模型,经医护人员佩戴体验后,不断改进。经过100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做出30多个版本,不到7天时间完成产品的设计定型。“这款3D打印护目镜的镜框采用中空结构,重量只有70多克,十分轻便,经改良后密闭性特别好,解决了传统护目镜长时间佩戴起雾的问题。”2月24日,杨凯和团队兄弟们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拉通了一条3D打印医用护目镜专用生产线,日产量从600副提升到2000副。
“你守护病人,我来守护你们。”杨凯告诉刘蓓,加紧生产的3D打印护目镜正通过企业捐赠、政府调拨等形式,送往抗疫一线。公司还将依托“互联网+3D打印”技术,组建面向增材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医用护目镜平台,进行资源集聚共享,届时,可实现医用护目镜日产量1万副,后续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
“特别感谢公公婆婆,他们帮我们承担着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刘蓓说,没有大家的安定何来小家的幸福,像他们一样在各自领域为抗击疫情奋斗的小家庭还有很多很多,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尽快取得疫情阻击战的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