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开云镇幸福村养殖大户戴水清在春耕生产之际率先尝试“田间养鸭”模式。
“田间养鸭”成了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天清晨,随着戴水清的几声吆喝,原本在棚子里的1500只鸭子便成群结队地走进稻田里。
红网时刻衡阳3月19日讯(通讯员 赵诗 郭宇祥 潘伟 记者 宋美君)“真正没想到,这些鸭把没种的田‘踩’活了!”衡山县开云镇幸福村养殖大户戴水清紧跟“潮流”,在春耕生产之际率先尝试“田间养鸭”模式,不仅将当地耕地抛荒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田间养鸭”也成了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白白的羽毛,肥硕的身躯,每天清晨,随着戴水清的几声吆喝,原本在棚子里的1500只鸭子,便成群结队地走进稻田里,除草、踩田,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是戴水清种植水稻的第五个年头,而尝试“田间养鸭”还是头一茬。戴水清告诉记者,去年7月,他从江西南昌购买了5000余只北京鸭苗,在年前卖出3000多只,本想着在年前全部卖完,用这笔资金扩大养殖规模,可谁知今年由于疫情原因,还剩下1300多只滞销在家,每天需要消耗不少饲料,这可把他愁坏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鸭子都从棚子里赶到农田里。
就这样,戴水清家这群被滞销的鸭子有了“新工作”,从正月初四开始,它们每天都被准时地自由放养到田间,鸭子能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子在田间游走,还可以疏松土壤,而鸭子的粪便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当地农田抛荒的问题,也为水稻种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喂肥了鸭子。靠着这5000只北京鸭的名声,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鸭司令”。
“没有谁能想到它们弄的这么快,连枯草都给弄没了,比牛还搞得好些,牛只是把田踩紧了,而鸭在田里面,不仅没有把田踩紧,还将这些泥巴发酵,土质越来越肥了!”谈起这些“有功之臣”,戴水清满脸都是笑意。
在发现田间养鸭好处后,戴水清决定做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把自家的3亩地问题解决后,他还承包了其他农户家的田,这次,他信心十足:“就靠这次喂的五千多只鸭给搞定了,今年的春耕生产,一定不是问题!”
戴水清饲养的鸭不仅能“肥田”,也因为生态养殖,肉质好、口感佳,备受市场青睐。
今年,戴水清打算继续购置鸭苗,通过这种新的种养方式,与村里的合作社一起种植黄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