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王俊总会扛着玉米袋给鸡喂食。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摄影 张必闻 实习生 肖依诺 株洲报道
生活在乡间,入梦在田园,在外创业十余载的王俊始终都揣着一个梦想,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桃花源”。
沿着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泗马村的通村公路行至荷塘组,被蜿蜒的公路圈起的大半片山,便是王俊经营的渌口区荷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是他“二次创业”的战场。
3月20日,春分。清晨6点,伴随着清脆的鸡鸣声,王俊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肩扛百斤重的编织袋,金黄的玉米粒随着他的步伐倾泻而下,上千只土鸡从鸡舍蜂拥而出,扑闪着翅膀涌向他的跟前。这是十年来,每天都萦绕着泗马村荷塘组的自然乐曲,也是王俊眼中的人生乐趣。
十年前,为了生计,王俊和妻子刘炎召从农村到城市开始了打拼的日子,会钻研,肯吃苦,也使得夫妻俩从打工仔成为了株洲某空调的代理商,“生意顺风顺水,但总觉得生活缺了点什么。”即使在商海驰骋数年,王俊的心里却一直深藏着一个向往,那便是回归田园。“年纪越大越明白,我的根在农村,总有一天会回去。”
在市区做生意,总少不了各种应酬。王俊和客户打交道多了,发现乡村的土鸡和土鸡蛋在餐桌上广受欢迎,可市面上一直供不应求。一个想法在王俊的脑海里渐渐成型——回家乡创办养殖农场。于是,只要一得闲,他便开始在网上自学养殖知识,积累经验。这些年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更让他坚定了信心,“等时候到了,我就回乡创业!”
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是桃花盎然,生机勃勃。
2010年,王俊抱着打拼多年挣来的第一桶金,踏上了这片荒山野岭。
起步,总是艰难。记得刚来的时候,眼及所见都是未开发的荒山、到处生长的杂草,和仅有的800只鸡。很长一段时间,王俊为了农场的经营难以入眠,一年不到,生生消瘦了50多斤。
为了给鸡苗保温,炎热的夏天,他每隔半小时爬起来给设备降温。寒冷的冬天,他直接搬着被褥住进了鸡舍,一住就是整整28天。喂食、巡舍、查看鸡粪、听鸡鸣声,成为了王俊的全部,也练就了如今一摸便知道鸡有几个月大的本领。
终于,农场在他的努力摸索和不断开拓下,走上了平稳发展的轨道。因为品质好,农场一年能输出15到16万只土鸡。
“做养殖户,虽苦犹乐,成就感满载。”每天,夫妻俩分工合作,王俊负责体力活和开车送货,刘炎召负责下厨、照顾孩子和财务出纳。两人一起挎着篮子捡鸡蛋,把自家菜园收成的菜送一些给邻居。尽管辛苦,但在夫妻俩眼里,农场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填满了收获感。农场鸡犬喧闹,他们却感到安心。刘炎召笑道:“不听鸡叫反倒睡不着觉。”
“乡村振兴,还得让村民一起致富才行。”对于村里的贫困户,夫妻俩也主动担负起了帮扶的责任。长于做事的,便到农场里做帮手、领工钱。有条件和场地养鸡的,夫妻俩送去鸡苗,手把手教如何养殖。村民龙伟林正是其中一个帮扶对象,因为妻子患病,在外打散工赚的钱不够家庭的开支。2016年,在王俊夫妻的帮助下,他养了百只鸡,增收了好几千元。
在自家小院的袅袅炊烟下,忙碌了一天的王俊和家人们吃着自己种的饭菜,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光。
以往一过完新年,便是销售高峰期,能卖出两三万只鸡。而今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销售量仅有五千多只。卖不出去的鸡还得继续喂养,成本增加了不少,王俊一家人更加忙碌了,但对于接下来的销路,他们保持着乐观。刘炎召一边将新鲜的土鸡蛋装箱,一边说道:“复工复产之下,通过政府的帮扶以及我们的自救,销路已走上正轨。”夫妻俩还利用“湘农荟”小程序,让更多有需求的客户看到他们的农产品。
阳春三月,农场的桃花开得艳丽,跑跑跳跳的鸡群与鲜花互相点缀,池塘里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这片特别的景色也藏着王俊夫妻的小浪漫,他们希望,在每一个季节都能看到花开,每一口食物都是自己亲手栽种。
远处山峦被落日晕染成霞,在自家小院的袅袅炊烟下,忙碌了一天的王俊和家人们吃着自己种的饭菜,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光。因为,梦想离他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