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六赴十八洞

2020-03-25 08:46:41 湘伴 编辑:张天野
字号: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迎来一位熟悉的客人。

正在湘西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又一次来到了村里。

从2013年11月3日陪同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算起,这已是杜家毫过去7年内第6次造访十八洞村了

2020年3月24日,杜家毫第六次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

现 场

一进村,杜家毫就与闻讯而来的村民们拉起了家常。

“虽然没有天天和大家见面,但我天天都在喝咱十八洞的山泉水。”“听说前不久施六金生了个大胖儿子,真是件大喜事。”老朋友们见面,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随着这几年十八洞的旅游红火起来,许多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甚至于主题邮局、村镇银行也都开到了村里头。一路走,村里的发展变化,一桩桩、一件件,杜家毫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再次来到村民石拔专大姐家里,杜家毫握着这位70岁老人的双手高兴地说:“这几年经常在网络上、电视里看到您,都已经成为十八洞的代言人了。不仅日子越过越好,身子骨、精神头也越来越好!”

2020年3月24日下午,杜家毫在十八洞村考察特色产业发展。

7年前,杜家毫第一次见到村民石顺莲时,她还是一位不善言辞、毫无市场意识的家庭主妇。5年前,杜家毫走进石顺莲家里,买了3个她自己做的苗绣钱包。

这次见面,石顺莲正指导村里的绣娘们制作非遗苗绣。如今的她,已是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的理事长,带领着村民们风风火火闯市场。

小针线也能做出大买卖。一见面,石顺莲便拉着省委书记参观苗绣产品。在一幅绣有高铁图案的苗绣产品前,石顺莲告诉杜家毫,去年,中车株机与合作社签订了定制苗绣采购合同,光这一个订单就有18万元的收入,“现在是高铁开到哪,我们的非遗苗绣就走到哪,今后还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很难想象,这样的话语出自一位曾经的贫困农妇之口。这7年间,石顺莲所发生的变化,正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缩影。

7年来,十八洞村全村人均收入由1688元增加到14668元,增长近10倍;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一纸空白增加到126.24万元。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也成为了湖南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缩影。

十八洞何以能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梳理省委书记的这6次到访,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次:2013年11月3日

“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每一句嘱托都言犹在耳”

环境优美的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李健 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陪同。

此时,十八洞村还是武陵山脉深处的“穷旮旯”,道路泥泞、屋子破旧、厕所透风。2013年,全村225户93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7.7%,40岁以上的光棍汉就有48人。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我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时至今日,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每一句嘱托都言犹在耳。每次来十八洞村,我都会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视察时的一些细节,每当看到十八洞村发生一系列改变,都会由衷地感到兴奋。”杜家毫曾发表在《新湘评论》上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

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方针指引下,这个贫困的小村庄开始迎来蜕变。

第二次:2015年6月25日

“认真解剖‘麻雀’,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2015年6月25日,杜家毫在村民石顺莲家中,购买了3个苗绣工艺钱包。

2015年6月24日至25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赴湘西州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其中一站就是十八洞村。

搞农家乐的村民施全发乐呵呵地告诉杜家毫,现在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自己现在一个月收入顶过去一年。在村民石顺莲家中,杜家毫买下3个苗绣工艺钱包,祝愿大伙的钱包越来越鼓。

这次调研中,杜家毫提出要解剖十八洞村这个“麻雀”,从中找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规律。

具体怎么做?杜家毫提出要求: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善于从国家各项政策中捕捉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投入。抢抓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号召和吸引老乡回乡创业,坚决打赢以自治州为主战场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基层组织建设也是杜家毫在这次调研中关注的重点。他勉励正在十八洞村学习参观的龙山县新生村、富坪村村组干部,把十八洞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学回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号召力、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奔小康。

第三次:2017年9月20日

“脱胎换骨的精神状态,是脱贫攻坚最强大的内生动力”

2017年9月20日下午,杜家毫认真查看十八洞山泉水厂生产的矿泉水。

2017年2月,十八洞村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88元增加到2016年的8313元,成为湖南省首批脱贫摘帽村。

当年9月20日下午,率省祝贺团出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的省委书记杜家毫,再次来到十八洞村。

原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通村便道,已被宽敞整洁的沥青公路所取代,过去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仅需40多分钟。

“内生动力”,是杜家毫这次调研的关键词。看到十八洞村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杜家毫感慨地说,这些年村里最大的变化,是全村老百姓的精气神有了极大的转变和提升,这种脱胎换骨的精神状态,就是脱贫攻坚最强大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根本之策。步步高集团在村里投资精准扶贫项目——十八洞山泉水厂,杜家毫予以充分肯定,他现场叮嘱企业负责人,不仅要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还要将部分收益作为品牌使用费向村集体分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加快富起来。

第四次、第五次:2018年8月29日、2018年10月28日

“衡量脱贫攻坚的成效,不在‘面子’在‘里子’”

2018年8月29日上午,杜家毫与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同志座谈。

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5周年。这一年,杜家毫先后两次到十八洞村进行走访考察。

这年8月29日,杜家毫带队调研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10月28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召开前,杜家毫带领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花垣县十八洞村,全方位了解推动产业扶贫、改善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和进展,听村民讲述这些年精准扶贫给村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这一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至12128元,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发展到70万元。

这两次调研,杜家毫将目光聚焦在脱贫质量和成色上。他提出,衡量脱贫攻坚的成效,不在于“面子”,而在于“里子”。

调研中,杜家毫希望十八洞村继续保持村庄的历史风貌和乡土气息,通过发展产业、保护生态、振兴教育等,不断提升村庄的内在品质和村民的文明素质。更好地调动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村级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扎扎实实把教育、医疗、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等老百姓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的事情办好。

第六次:2020年3月24日

“向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在精准二字上聚焦发力”

2020年3月24日晚上,杜家毫在十八洞村村部与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座谈交流。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无疑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目光。

十八洞村如何在决战决胜之后谋求更大的发展,是这次杜家毫调研的重点。在与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座谈中,杜家毫对村里提出新目标、新期望。

“关于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关于疫情防控,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无论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精准’二字”上。

“过去我们讲‘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我们既要看到这些年十八洞村取得的显著成绩,也要对标国内其他先进地区找到差距和不足,从而明确下一步发展规划和努力方向。

杜家毫勉励十八洞村再接再厉、自我加压,向先进地区对标看齐、在精准二字上聚焦发力,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制定未来3至5年的发展规划,努力在进入脱贫摘帽的新阶段,实现新发展、展现新面貌、创造新辉煌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