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阳海玲,全国人大代表,新化县枫林街道办事处接龙村党总支书记、锄头娃农业公司农业基地技术员。疫情暴发后,她义不容辞地扛起疫情防控责任,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用饱含人情味的防疫措施筑牢乡村“防火墙”。
【战“疫”故事】
4月3日,新化县枫林街道接龙村。千亩杨梅林挺立在丘陵之间,早早抽出了花穗,等待5月果实飘香。
记者见到阳海玲时,她正在策划清明节后的杨梅树“云认筹”活动。此举旨在减轻疫情影响,盘活村里的资金。
“‘云认筹’可让消费者在网络上以一定的价格事先‘认领’杨梅树,等到杨梅成熟,他们将获得整棵杨梅树的果实。如果不方便过来采摘,我们会专门安排邮寄。”阳海玲充满期待地说,初夏时节,希望大家都来接龙村采摘杨梅。
2018年,本在锄头娃农业公司任技术员的阳海玲,受命担任接龙村党总支书记。看到新来的村支书来自县城,还是个白净秀气、个头矮小的女子,一些村民还嘀咕:“这么个弱女子管得了我们3000多人的村子吗?”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了阳海玲上任以来最大的考验。
第一要务就是要提醒村民们注意接收防控讯息。“我们全靠这面铜锣来提醒村民听取防控宣传讯息。”阳海玲向记者介绍,从大年初一开始,巡逻队员的铜锣声便响彻了接龙村的每个角落。在村里,铜锣既是传递讯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一通铜锣响毕,巡逻队员便放起了新化版防控音频。“把普通话重新录制成新化方言,老百姓才听得懂,放得下心。”
严防严控亦需要温情。村里有好几个孕妇待产,还有患病的村民,保障物资也需要及时运送。阳海玲在严格管控的同时,对于需要帮助的群众则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排忧解难。2月底,一位村民的妻子凌晨突然临产,阳海玲得知情况后,火速安排车辆将他们送到医院,保证了母子平安。
阳海玲回忆,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也是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她带领村干部和志愿者,常常在村口值守到晚上12时。
共克时艰,守望相助。2月下旬,阳海玲接到新化县城一些小区的求助:因疫情期间采购生活物资不便,超市货物也供应紧张,希望村里能送货上门。阳海玲立马组织村民开展援助行动,谭立雄从自家池塘网了10斤鱼,谭洪清、谭思平、谭文斌从自家菜园摘了300多斤蔬菜,还有许多村民拔了几百斤萝卜……整个疫情期间,从接龙村开往新化县城的物资保障车不计其数,所有物资均由村民免费赠送。
“‘弱女子’,大能量。”经此一“疫”,村民们对阳海玲刮目相看。“现在,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村子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未来任何困难我们都不会畏惧。”阳海玲在自己的工作日志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