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飞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辉正在介绍自动化育秧苗床。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朱丽萍 衡阳报道
从一粒稻种到一仓谷子,第一步是要育出秧苗。
清明前夕的衡阳市衡山县白云村,“铁牛”在水田里欢鸣,“秧宝宝”在大棚中吐绿。刘辉所做的事,就是让稻种变成秧苗。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育苗大棚更像是一个“车间”,而他的苗床更像是“机床”。
“这就是我们的工厂化、自动化育秧,打通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湖南飞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辉说,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让农民也能穿西装、打领带,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从2005年开始,刘辉就致力于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工作,这个曾经练过武术的硬汉子,凭着这一股子韧劲,终于在2013年成功研发了“SP自动化育秧苗床”这一水稻种植的“起步”设备。
秧盘中的谷种。
苗床上的秧苗。
近年来,随着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刘辉的“自动化育秧苗床”已经成为了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汤光斌现在是衡山县白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多年前也曾对“自动化育秧苗床”颇感兴趣,先后投资一百多万元进行自主研发,但最终因为性价比不高而放弃,转而选择购买刘辉的设备为自己所在的合作社育苗。
汤光斌的合作社流转了2120亩土地,其中水稻种植是大头。“目前,我们用刘总的设备育秧,完全可以供应上合作社的需要,还接了不少周边小户的订单。”
两人从昔日的“对手”变成了如今的“队友”,在提高粮食产量、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阵线上携手共进。
刘辉(右)和汤光斌从昔日的“对手”变成了如今的“队友”。
“要让农机和农艺的价值体现在田地里,体现在农民的收益上。” 汤光斌说,他之所以放弃自主研发,而选择刘辉的设备,正是基于这一点。
湖南是全国13个主要产粮省份之一,湖南的“米袋子”满不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饭碗”端得稳不稳。
今年湖南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还将增加早稻和优质稻播种面积,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1830万亩、优质稻为1300万亩。
刘辉在指导自动化育秧苗床的生产。
为确保春耕顺利,湖南加大了农业机械化在春耕中的推广力度。整个春耕生产期间,湖南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500余万台套,其中水稻插(抛)秧机3.6万台,目前已投入各类农机具122万台套,其中水稻插(抛)秧机备足2万余台。
要插秧首先得保证秧苗的充足,而“工厂化育秧”无疑是首选。
“往年这个时候,我都是在长沙逍遥,今年得天天守在工厂里。”走进刘辉的飞鹰新能源公司,一片忙碌,各地的订单雪花一样飞来,让他和工人师傅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对于我来说是好事,对湖南农业来说是件大事。”刘辉说,这说明湖南农业机械化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机械化使用率更高了。
“现在我们育秧,等过段时间还可以育菜苗、韭黄等等,说是秧床,其实功能还很多哩。”汤光斌笑着告诉记者,这款设备真的不错,可适用的方面还有很多,前景无限。
工厂化育秧的七大优势:
一、工厂化育秧播种均匀,出苗整齐,齐苗快,成秧率高,保证了机插密度。
二、工厂化育秧秧苗健壮,根系粗壮发达,白根增多,比大田薄膜育秧苗增加2.5根/株,增加4.8%。工厂化育秧秧苗根系增长,比大田薄膜育秧苗增长6.7㎝/株,增加42.5%,便于卷盘搬运。
三、工厂化育秧秧苗机插后返青期缩短,平均为5.5天,比大田薄膜育苗缩短了3天。
四、工厂化育秧能更好规避育秧风险,大田育秧因受天气、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早稻育秧期间气候变化无常,容易造成烂秧等现象,而工厂化育秧在室内进行,能自动调控温度、水分等自然环境条件,消除了寒潮、高低温、病虫鼠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全面规避了育秧风险,使育秧成功有了保障。
五、工厂化育秧可利用空坪隙地搭建厂房,不需占用秧田面积。建一个小型工厂占地仅36平方米,且每平方用地能育约1.5亩大田秧苗,是大棚育秧土地利用率的3.5倍,是大田育秧土地利用率的12倍。
六、工厂化育秧循环式自动翻盘、自动运行采光、施肥,整个运行过程只需一人操作,比大棚工厂减少大量人力成本。
七、工厂化育秧与大田育秧对比试验结果,工厂化育秧机插比大田育秧机插增产8.9%,每亩增收108元,比大田育软盘抛秧增产12.6%,每亩增收148元。
来源:红网
编辑:胡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