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丨探访毛泽东初心形成地:湖南第一师范

2020-04-19 19:29:23 红网
作者:李璐 编辑:廖浩宇
字号:

编者按: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强“根”塑“魂”,打造社会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在湖湘这块红色文化的沃土上,29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158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记录着时代的故事。

为进一步发挥好湖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系列报道,带读者走近伟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岁月灰尘,用文字讲述背后的故事。

湖南第一师范旧址。

红网时刻记者 李璐 长沙报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而见证青年毛泽东这段风华正茂求学岁月的,正是他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

“湖南第一师范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母校,他在此学习、工作长达八年,并从这里出发走向中共一大会场,开启中国革命的新纪元。”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馆长艾建玲教授说。

悠久历史 名人辈出

湖南第一师范前身为南宋时期(公元1161年)著名理学大师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为全国最早的五所师范学校之一,开湖南师范教育的先河。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在漫长的教育历程中,湖南第一师范涌现出了一大批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优秀人物。一代伟人毛泽东,共产党早期的理论家、宣传家蔡和森,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这里依旧文脉相传,弦歌不辍,校园内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气。

走进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独特的校舍建筑,庄重、典雅,集东方文化内涵和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这种风格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较为罕见。

毛泽东与湖南第一师范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工作了8个春秋,先在师范部一部第8班就读,后有2年半时间,他担任一师附小的主事,兼任师范部国文教员。

在湖南第一师范,可谓英才辈出,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此建立新民学会和筹建湖南共产党、共青团组织,吹响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号角,使湖南第一师范成为湖南革命青年的大本营。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当时学校有一种考查学生学业与操行的办法,叫“人物互选”,由学生们按德、智、体育的要求投票。1917年6月的选举,全校当选的34人中,票数最多的是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深情地回忆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1950年12月29日,毛泽东亲笔为母校题写了校名“第一师范”,并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打造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湖南第一师范原建筑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196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复建后的校内纪念点有:大礼堂、毛泽东读书时的第8班教室、与毛泽东学习生活有关的阅览室、寝室、君子亭、附小主事室、师范部22班教室和他经常洗冷水浴的水井。

现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湖南省委组织部首批备案的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市民喜爱的湖南百景、长沙市十大地标名片之一。

这里保存有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14处。并设有主题展览《一代伟人从这里起步》,相关史实基本陈列展厅6个,辅助陈列展厅4个,展览面积达2400平方米。

艾建玲表示,“在2020年,湖南第一师范纪念馆会继续稳步推进青少年的研学教育、优化课程与教育方式,使湖南第一师范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青少年红色教育课堂;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开发党性教育课程,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