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办期刊”的湖南现象,牛!

2020-05-01 08:51:21 湘伴 编辑:姜媚
字号:

听说过院士领衔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听说过院士领衔办期刊吗?

What?院士办杂志?一听就很高大上。

4月29日,湘伴君从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在长沙召开的科技期刊座谈会上了解到 ,在湖南,出现了“院士领衔办期刊”的独特现象。

“风向标”

在湖南,多位院士专家领衔办期刊。

譬如: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主编。

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粉末冶金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主编。

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机车电传动》主编。

柴立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和《中南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

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辣椒杂志》主编。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茶叶通讯》编委会主任。

罗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计算技术与自动化》主编 。

(以上为不完全统计)

领衔办期刊的,还有不少知名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是《中国内镜杂志》主编,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余志武则是《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主编。

湖南部分知名科技期刊。王登 摄

仔细研究,湘伴君发现,这些院士专家,领衔办的都是核心科技期刊。

对科技期刊,不少人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因为太太太太专业了!

在科技领域,科技期刊有“风向标”的意义。

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往往由科技期刊来记载、出版、传播。

据统计,当今9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是通过科技期刊与广大科技工作者见面的。

比如,袁隆平院士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就是1966年最先发表在《科学通讯》上,从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序幕。

柴立元院士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就在《中南大学学报》上发表科研论文。在他看来,科技期刊发挥着促进科技交流、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

科技期刊是展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甚至综合实力的窗口,是衡量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刘铁兵告诉湘伴君,院士、专家领衔办科技期刊,已经成为湖南科技期刊发展的特色之一。

院士领衔,是期刊专业性、品牌度的保障,更为推动重大科技攻关、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如,丁荣军院士领衔的《机车电传动》,一直致力于传播铁路与城轨交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推动铁路牵引装备技术发展,与中国轨道交通事业高速发展同频共振。

袁隆平、邹学校、刘仲华3位院士分别领衔的《杂交水稻》《辣椒杂志》《茶叶通讯》,多年来深耕杂交水稻、辣椒、茶叶专业领域,与国内外农业科技企业紧密合作,为产业和技术之间搭建起了“科技桥梁”。

而黄伯云院士主编的《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其编委团队更集结了30多位两院院士,几乎涵盖了我国有色金属领域的所有院士,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湖南竞争力

“院士领衔办期刊”的湖南现象背后,是湖南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印证着湖南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不懈努力。

这背后,也浓缩了湖南科技期刊近80年的不懈探索。

追溯湖南科技期刊的最早源头,是1941年创刊的《湖南农业》。迄今,这份期刊仍然是传播农业技术、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同类科普期刊中列第一。

历经近80年发展,湖南科技期刊在全国有规模、有影响力、有竞争力。

数量上,湖南现有各类公开科技期刊132种,位居中部地区前列。

学科上,覆盖科技期刊11个大类里的8个,涉及矿冶材料、生物医药、农林牧渔、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工业工程、物理化工、电子技术等领域,覆盖学科比较全面。

影响力上,一批科技期刊被权威数据库收录,国际国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等2种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SCI收录,《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6种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EI收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2种期刊被国际权威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收录,《电池》等22种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等4种期刊还连续8年入选“国际影响力品牌期刊”。

2019年,中南大学出版社的2种英文期刊、3种中文期刊及参与申报的1个集群化试点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获专项资助2596万元,入选期刊总数在全国高校中仅次于清华大学。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科技期刊更是功不可没。

一批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实现了企业行业发展与期刊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在医学领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期刊社主办的10种医学期刊始终跟踪医学前沿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在矿冶领域,《电池》《矿冶工程》等期刊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推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在交通领域,《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机车电传动》《中外公路》等期刊则不定期举办全国性行业技术交流年会,助力交通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农业领域,《湖南农业》等农业期刊紧密结合行业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为服务湖南农业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科技期刊人第一时间报道最新防疫研究成果,为专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及时提供科学抗疫信息,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专业力量。

但与此同时,湖南科技期刊也存在着办刊分散、重复和优秀稿源缺乏、人才匮乏等问题,一些科研院所人员不愿意把最优秀的成果交给自己办的期刊来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期刊数量偏少。

创建一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全国科技期刊也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期刊强国。

2019年,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面向全国科技期刊,从编辑、出版和传播全方位进行支持,这是科技期刊领域迄今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专项支持。

这无疑是湖南科技期刊发展的重大机遇。

4月29日,湖南省委宣传部在长沙召开科技期刊座谈会。王登 摄

就在4月29日,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在长沙召开科技期刊座谈会,丁荣军、柴立元、雷光华、余志武等多位院士、专家参会,围绕“创建一流的湖南科技期刊方阵”建言献策。

丁荣军、柴立元、余志武、雷光华等院士、专家参会,围绕“创建一流的湖南科技期刊方阵”建言献策。王登 摄

与会专家认为,纵观国际科技发展历史,科技期刊随科学发展而发展,随科学中心转移而转移。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科技创新成绩显著,杂交水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等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诞生,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领跑全国。湖南有一流的科技成果、人才和资源,有值得书写的创新故事,也应当有一流的科技期刊。

“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全省重大科技需求,聚焦关键技术,推动科技、产业、市场融合,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

“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吸引一流的论文,打造一流的科技期刊,真正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建议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支持,破除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小、散、弱现象,加快融合转型发展,建设有强大竞争力的湖南科技期刊方阵。”

“要树立国际视野,确立国际化办刊理念,站在科研最前沿办刊,提升学术影响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

……

湘伴君了解到,聚焦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湖南正在研究、制定一揽子措施,将扶持一批重点期刊,打造湘版科技期刊品牌;推动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在3至5年内推动形成我省医学期刊联盟、农业期刊联盟、矿冶期刊联盟和交通制造期刊联盟,构建一批国内领先的期刊集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科技期刊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水平专家的战略咨询作用。

朝一流期刊方阵迈进,把论文写在湖湘大地上,湖南科技期刊正全速向前!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