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4月28日,829个总投资达3657.4亿元的重大项目,在三湘大地吹响开工“集结号”。
就业、住房、教育……102个民生改善项目的加速推进,在三湘大地上按下幸福的“加速键”。
创造就业岗位,让百姓“有得忙”
“等平台建好,老乡们就可以放心回来创业了。”4月30日,湘潭天易经济开发区内,晓霞路和荷花路已初步修建完成,相关负责人梁景唐告诉记者,在这两条道路交会处的东北角,将建成湘潭县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园。
6月进场施工,预计2021年底投入使用,梁景唐计算着施工进度,摊开规划图介绍:“建好后,这里是标准厂房,前排是综合楼,还有园区仓库……”
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将围绕湘潭县的特色产业——医药科技及食品加工等行业,引进优质企业,吸引在外打拼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据了解,这片即将开工的土地,已经吸引了六七家企业入驻,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据统计,本次新开工的重大项目,可带动近40万人就业。其中的102个民生改善项目,不仅让人们“有得忙”,更让人们“忙得有价值”。
长沙马栏山文创园开工建设人才公寓项目,4.1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至少可以提供500套住房,预计2022年建成后,可让投身新媒体产业的年轻人拎包入住,在此安居乐业。
岳阳县的北大青鸟互联网创业创新科技园,6000平方米的教学实训楼正在崛起,今年即可完成主体工程,着力打造以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研发基地等三大核心功能的科技园区,提升就业竞争力。
改善居住环境,让百姓更舒适
“好几年没回,家乡大变样了!”4月30日晚,张家界市民张女士拍照发了一条朋友圈,夜色中,澧水岸边高楼林立,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斑斓绚丽。她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还是南门口。
南门口是大庸文化的遗存地,也是城市之中的棚户区。“阴暗潮湿、污水横流,房屋破旧低矮,采光通风不好,连消防车都进不去,安全隐患很大。”张女士说,“到了晚上,大家都不敢从南门口经过。”
2018年,张家界南门口特色街区安置区项目一期完成,960多户居民搬离了棚户区,住进了敞亮的新家,一栋栋楼房间,道路平整开阔,项目开发商土地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振前告诉记者,今年4月28日,二期也开工了。
“工期是两年半,建成后,将有1332户南门口的老百姓住进整洁的楼房。”石振前说,我们还将建设配套的幼儿园和社区办公用房,全方位改善居民们的生活。
102个民生改善项目中,安置区建设、老旧棚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项目不少。
岳阳湘阴县正在对72个小区进行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水管道、自来水管、绿化、电梯安装……预计今年即可完成。
农民们也将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总投资0.68亿元的凤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今年将完成垃圾治理、粪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桶、垃圾清运车购置等建设。
丰富教育资源,让百姓学有所教
4月30日,在郴州小埠·南岭生态城的远恒佳教育项目工地上,数台挖掘机在忙碌作业。郴州市北湖区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主任张利军说:“为了赶紧把学校建起来,劳动节我们也要继续劳动。”
据介绍,该项目共分为三期,目前建设的远恒佳(郴州)公学是一期建设项目,拥有高效学习中心、创新体验中心、特长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品质生活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六大共生体,配有STEAM科技馆、同声翻译录播厅、智能化图书馆、多功能视觉餐厅等高端设施。
“从3月签约到项目落地,只花了1个月时间。”张利军说,地方发展必须靠教育。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学子在郴州求学,各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做好前期工作,让项目施工无后顾之忧。
中国第一所为北斗导航服务的专业学院也将在衡阳建成。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管理学院项目建成后,预计招生2万人,将为社会各界培养和输送大量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有力促进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
常宁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主任龙华对项目满怀期待:“常宁拥有一所高等院校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高端国际教育项目补足空白,高等院校顺利落地,102个民生改善项目中,基础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夯实。
常德桃源县,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浔阳小学已经开工,今年即可基本建成。
益阳安化县实施“5+9”教育工程,新建和扩建14所中小学校,给当地的孩子们提供更优质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