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展,身穿古装的小朋友在看展时做出大吃一惊的样子。图/记者杨旭
牛头形红彩陶酒壶: 再现希腊神话场景 [南意大利公元前4世纪高20厘米] 这件陶来通是一头黑色公牛的头部的形状。外层的涂料含有较多的铁,所以散发出金属的光泽。酒壶上面采用红绘技法(古代希腊陶器的传统绘制工艺),描绘了希腊神话中著名的一幕,变身为天鹅的宙斯正在诱惑绝世美女丽达的场景。
金王冠: 金冠中央镶青金石 [阿富汗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高7.5厘米、径17.5厘米] 金冠制作可以说是希腊风格金属工艺的传统,使用橄榄枝叶做装饰也是希腊艺术的特点,王冠吸收了上述的风格。金冠中央还镶嵌了从阿富汗北部山岳地带的矿山上开采的青金石,实属罕见。
帕提亚帝国弗拉特斯四世像银币: 画像主人公死于谋杀 [伊朗公元前37—前2年径2.1厘米] 为帕提亚帝国(阿尔沙克王朝)的国王弗拉特斯四世时期的银币(前38—前2年)。强调人物头发和须髯的表现手法具有帕提亚美术的特征。弗拉特斯四世曾与罗马开战,后来讲和,最终被罗马赠予他的妻子穆萨所杀。
黄地天马纹纬锦: 天马头足均缠绶带 [中亚公元7世纪高110厘米、宽67.4厘米] 相对而立的正在吃草的两匹天马的编织物。天马的头和足部均缠有象征着祝福的绶带,缰绳和翅膀的中央有联珠带。该编织物原本应该是男性长衫上的一部分。
票选文物 扫码参与“我最喜爱的文物”评选 赢取展览门票或精美文创
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邓晓丽 长沙报道
公元前4世纪的牛头形红彩陶酒壶,橄榄枝叶做装饰的阿富汗王冠,帕提亚帝国弗拉特斯四世像银币……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8世纪,包括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和伊朗地区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的一批丝路文物即将亮相长沙博物馆。
5月18日,长沙博物馆首次对外披露了“从地中海到中国——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的相关信息。展览将展出日本艺术家平山郁夫收集的丝路文物和他创作的丝路题材画作,共192件(套)。展览开展时间为6月13日,将持续至10月8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长沙博物馆开启系列文化活动,并首次对外披露“从地中海到中国——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文物展”的相关信息。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日本艺术家平山郁夫的一生恰好与这一主题相呼应。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使者和艺术大师,他曾多次访问中国,长途跋涉于古代丝绸之路,创作了大批精品力作,被誉为“当代玄奘”。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祈望世界和平的心声,推动了国际文物保护、艺术发展和文化交流。
作为长沙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的首个外展,“从地中海到中国”特展由长沙博物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主办,北京鉴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百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将展出平山郁夫收集的文物和他创作的丝路题材画作,共192件(套)。
展品包括希腊彩陶、波斯玻璃器等
据北京鉴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兰祺介绍,此次展览展品年代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8世纪,包括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和伊朗地区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的丝路艺术,文物种类涵盖希腊彩陶、罗马与波斯玻璃器、波斯金银器、丝路金银币、中亚织锦以及印度佛教造像等,平山郁夫部分敦煌写生作品也将一同展出。
兰祺认为,此次展览反映了中国以西丝绸之路上古代文明曾经的辉煌,呈现了从地中海到中亚、南亚等各地区的文化、艺术、宗教、工艺乃至风情民俗的特点,以及这些文明的交流融合与相互借鉴。通过本次展览,观众可以从世界的角度,透过文物观察和了解丝绸之路对全球的影响,感受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成果,体会到丝绸之路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朋友圈分享票选页面可得展览门票
当天,主办方还以展览内容为基础,在长沙博物馆大厅推出“丝路沙海”风情景观作品。该作品主体为来自地中海、两河流域、印度、敦煌和橘子洲的沙子,将这些沙子铺洒在长沙博物馆中庭第三级平台,营造出沙漠一般的起伏状态,为市民勾勒出一幅形象的丝路景观。结合“丝路沙海”景观布置,主办方特别推出“丝路沙海寻宝”亲子游戏,将展览简版文物埋藏在沙层下,参与家庭可走进“丝路沙海”,现场开启“寻宝”之旅。
在景观作品内侧,三个空置的文物柜则令人心生疑问:它们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展览总策展人李历松介绍,6月13日展览开幕时,这里将放置三件代表性文物。“至于放哪三件文物,我们希望由观众来决定。”李历松表示,目前三个空置的文物柜上都放置了二维码,市民扫码进入“丝路沙海我最喜爱的文物”票选页面(见本版右上角二维码),即可从33件候选文物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3件。最终,主办方将根据观众投票数据排名,确定上柜文物。
即日起至6月10日,参与投票的市民,只要在朋友圈分享票选页面,并将朋友圈分享截图发送至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即可在潇湘晨报社三楼微信运营办公室领取展览门票一张(周二到周四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按照截图发送时间先后次序,每日限领20张)。同时,朋友圈集赞超过66个,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礼品限量1000份,送完即止。
此次展览单人票68元,双人票98元,学生票、老人票38元。5月18日,展览早鸟票(38元)正式上线,观众可登录美团、大麦网预订。
展讯
走进“歪果仁”的大唐生活
“粟特人在大唐”特展亮相长沙博物馆
红网时刻5月19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邓晓丽)在你的心中,唐代是一个怎样的时期?那时候的“歪果仁”是如何在中国生活的?5月18日,由长沙博物馆和洛阳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展。
据长沙博物馆副馆长刘瑜介绍,本次展览分为“丝路有来客”“乐居在大唐”“此处是吾乡”三个部分,共展出116件(套)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包括粟特人安菩的墓志、洛阳三彩遗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罗马金币、唐代景教经幢、各式陶俑等精美文物,展现大唐王朝开放包容的精神状态,以及中原文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互鉴。
粟特民族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古老民族,被诸多中外学者认为是古代中亚最活跃、最神秘的民族之一。他们以擅长经商闻名于世,长期在丝绸之路上充当“中间商”的角色。据文献记载,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粟特地区同中原就开始有官方的往来。南北朝之后,这一地区开始以“昭武九姓”的名称频繁出现在史籍中。唐代粟特人大量入华,奏响了中西交流鼎盛局面的序曲。
本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共同承办,5月18日—8月23日免费展出(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