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栉风沐雨,笃定向前——写在湖南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之际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是各方瞩目的“中国时间”。熹微中,湖南的代表委员豪迈赴京,身后是滔滔长江、滚滚黄河,是说不完的英雄事、诉不尽的战“疫”史。
越冬、经春、入夏,我们迈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蔓延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数月栉风沐雨之后,三湘大地峰峦叠翠、烟岚相映。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它记录着一个大党的责任、一个大国的实力,巍然矗立起一个英雄民族永不磨灭的坚韧与不屈!
(一)
从猝不及防到沉着应战,湖南人民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党中央的决策,落实到疫情防控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道关口。
抗击新冠疫情,这是一次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征途时未曾料到的“压力测试”,这是一场举国动员、全民以赴的阻击战,更是一场对忠诚度、执行力的实战检验。
“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要好”。回望这段惊心动魄的日子,许多人会有如此感叹。这“困难多”与“成绩好”的效果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三湘儿女经受淬炼的初心使命,见证了党领导下独特的政治优势。
这是一场没有脚本的实战。危急关头,湖南省委坚决执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团结带领7300多万湖南人民沉着应战,从最初的遭遇战、到主动战、总体战,再到常态化防控战,始终把握战机、步步为营、节节胜利,保持了疫情防控的有力有序和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在“全国一盘棋”的战疫格局中贡献出湖南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引领着三湘大地战疫情、斗病魔的每一步骤。
与病魔搏斗,照见对生命的珍重。倾尽其力“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动员起社会力量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构建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短时间内迅速扩充抗疫物资产能;大胆使用新技术、新药物,中医药大面积介入治疗,从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与病毒较量中我们见证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54天清零”“治愈率99.6%”,见证着湖南在抗击大灾大难时交出的优秀答卷。
韶华堪惜不负春,口罩虽在奋战激。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统筹全国各地战场,周密部署复工复产“重启键”。就在同一天,省委常委会会议重申“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好打新的硬仗的准备”。在同样只能赢、不能输的经济战场上,省委、省政府提前部署、科学谋划,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发展。政策帮扶、员工复岗、防控措施配套等关键环节,应对之策忙而有序,湖南成为复工复产行动最早、效果最好的省份之一。
“冬冷鏖战急,春色倍还人”。疫去春来,从1月30日首例治愈病例出院,到3月14日全部住院病例“清零”。仅54天,湖南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二)
见事早、行动快,敏锐的判断和果决的行动,湖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与时间赛跑中赢得了先机,在与病魔较量中赢得了主动。
疫情暴发之初,作为人口大省、中部地区交通枢纽,与湖北中心疫区仅一江之隔的湖南,承受着巨大压力。
病毒袭来,生死攸关。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批示后,湖南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高级别的人员配置、最大限度的资源调动快速“应战”——
疫情面前,间不容发。1月21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湖南由此进入“战时状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立即成立,联防联控机制旋即启动,全省坚决抗击疫情的“作战图”迅速铺开——
22日,全省各机场、车站、口岸等启动对所有旅客体温检测;23日,在全国第一批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等级,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立即展开地毯式排查。
短兵相接,分秒必争。省委主要领导除夕之夜巡视抗疫一线,“喊话”各级党员干部迅速转入“战时状态”,“五级书记打头阵,自有猛士守三湘”,全省5万多名医护人员赶赴救治一线,数十万基层干部驻守卡点,140多万志愿者、下沉干部、普通村民联防联控。“长缨在手”,人民战争的威力迅速盖过了疫情凶猛蔓延的势头。
“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湖南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倾尽其力答好大考中的“必答题”。落实落细“四早”防控方案,全力救治感染患者、切断传染途径、保障物资供应,全省上下协同发力,筑起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
事非经过不知难。复盘湖南疫情发展的曲线可以发现,1月28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1月30日首例病人治愈出院,疫情曲线进入“平台期”。在与病毒短兵相接中,湖南赢得了先机。
先机即主动。2月初,防控疫情压力有所缓解,省委常委会会议果断按下复工复产启动键,“防疫复工两手抓,两场战斗一起打”;4万余名防疫联络员快速分赴企业。春暖花开中,熟悉而亲切的人间烟火在三湘大地徐徐重现。
从风雨中走过,在风暴中挺立。历此一“疫”,湖南治理体系经受实战检验,治理能力在殊死较量中得以提升。
(三)
精准施策、系统推进,疫情防控中探索定型的“五大机制”,成就出湖南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的良方、战法。
打开湖南几个月战“疫”的时间轴不难发现,从疫情暴发之初的“全面动员”,到最吃劲阶段的“毫不放松”,从有序复工复产时的“谨慎之心”,到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时“反弹琵琶”,我们研判战疫形势心细如发,战术应用娴熟自如,战斗越打越顺手,战局越来越主动。
领导指挥要统一。落实“三统一”,全省一盘棋。战时状态,必须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做到“军令如山”。疫情发生后,省委和各地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步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对加强医疗救治、对口支援等工作统一铺排,特别是对疫情暴发初期紧缺物资统一调配,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统一部署,牢牢掌握了防控工作主动权。指挥若定则三军用命,如臂使指则招招制敌。
群防群治密织网。疫情防控,关键在基层,难点在基层。疫情来袭,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短短十余天时间,迅速编织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天罗地网。二月初,“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曲线达到峰值、治愈人数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出“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
医疗救护显神威。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省级专家组全面进驻14个市州定点医院,贴近患者展开“滴定式”治疗;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开展核酸检测,实现筛查、治疗、隔离、发热病人管理各环节关口前移;较早开展康复者血浆治疗、干细胞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注重协同治疗;推动中医介入治疗,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会诊,探索患者出院后健康服务管理等。湖南战“疫”的每一步骤,都体现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专业素养。99.6%的治愈率背后,是精准救治的医疗救护机制的神奇功效。
物资保障是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疫情暴发初期的医疗防护物资短缺,到日产各类口罩上亿万只、N95口罩20万只、防护服8万套,核酸检测试剂、测温枪、呼吸机、负压车以及治疗药品等一应俱全,全省迅速形成完整生产链条与充足产能,有效支撑着省内医疗救护需求,为全国抗疫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多品种防疫物资全天候生产的物资保障机制,见证着统筹前后方的快速反应能力,印证着湖南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数据信息来支撑。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格化实地排查”,实现对重点人群有效筛查;健康码分类识别、“湘就业”“湘消费”等线上平台,有力服务复工复产和促进消费,大数据支撑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准助力防疫和经济发展。
五大机制,缺一不可;各方统筹,系统推进,既是方法论,更出战斗力。
(四)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战斗堡垒巍然矗立。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
一名党员一面旗。旗帜漫卷,千军万马气势如虹。
3月22日,在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返湘的高铁车厢里,21名预备党员举行了一场最特别的入党宣誓仪式。“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宣誓至此,满眶热泪。危难之际、关键时候,是这样的热血与热泪,浇筑身先士卒的众志成城,挺起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这是一支迎战重大疫情的滚滚铁流。他们中有鹤发老者。“人老了,心还热。”70岁老党员吴冰主动请战,一顶帐篷、一把体温枪,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他们中有青春少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90后”护士赵晓勇驰援武汉前,一句“我是党员”说服家人……一张张素未谋面却亲切无比的面孔,拼接成一幅伟岸的共产党员群像。
这是一道降服病魔的红色长城。“五级书记”构筑起“湖南战区”的“垂直指挥系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冒矢石,因时因势制定调整策略,牢牢把握防控工作主动权;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责任机制得以夯实;乡镇党委书记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摸排疫情,防控链条严丝合缝。全省390多万名党员,平时是细胞,铸就党组织生命力;战时是旗帜,赋予党组织战斗力。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必招无不中。救治一线、防控前沿、复工复产,疫情防控重点在哪里,党员干部就战斗到哪里。肩负“驻企联络员”的重任,党员干部成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的中坚力量,车间再响隆隆机声。春耕备耕关键时刻,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基层党员成为“红色突击队”,见缝插绿、遇土播春,田畴再现扑扑舂锄。他们是共产党员,是与时间赛跑的英雄;他们用汗水驱赶寒凉,迎来生机萌动、万物并秀。
没有硝烟,却有生死,无我中战斗。“凭将一腔英雄血”,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局长、党委书记张辉,生命历程永远定格在疫情防控一线;“芳华英魂挽不住”,岳阳市公安局警令部民警董锐以笔为刀,抗疫27天后倒在了岗位上……倒下一个,跃起一群;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他们是共产党员,无钢铁之躯,却力扛巨鼎。他们的英勇无畏、奉献牺牲,换来的是疫去云开、众生安详。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湖南广大党员干部在战大疫、迎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让先锋队的力量处处彰显,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五)
铿锵有力的请战,逆向而行的背影,“医疗湘军”不计安危、不惧生死,用妙手仁心化解危难,用精湛医术挽回春天,托起生的希望,立下头等大功。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疫情暴发时,钟南山院士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但此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吴安华毅然前往武汉,“最勇敢逆行”的背影,让无数人“泪目”。
“我的眼睛为你流着泪,心却为你打着伞。”一封封请战书,写满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者仁心;一封封潇湘家书的抗疫篇章,透出多少深明大义下的牵挂不舍、侠骨铮铮后的柔肠百转。
国家有难,医护迎难而上;患者有疾,医护将心比心。他们是离病患最近的人。“我的病情有没有好转?”每天,他们都要给患者带去希望和慰藉;他们是离家人最远的人。“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每天,孩子仰着小脸发问,却只换来一句“在外面打怪兽”的“谎言”。湘雅医院首席专家艾宇航潸然泪下,缘于为战友心痛、为患者揪心。那些缓解他人之痛、忍住自身之痛的瞬间,无数个体的“片段”构成群体“影像”,诠释了医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担当。
“‘湘’当给力”,彰显患难与共的真挚;同江同湖,道出共克时艰的信心。当湖南医疗队驰援抵达大别山麓时,黄冈市市长在简单的见面会上哽咽不已。由湖南医护人员组成的全国首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33小时“抢”出方舱医院,第一时间批量接收患者、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诊治危重病人……严寒中逆风而行,花开时含笑荣归,我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502名医疗队员在湖北战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时间”。
“生命重于泰山”“救治就是责任”,湖南是全国首个累计确诊病例在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区、市),治愈率高达99.6%。大考之下,湖南交出的这份救治成绩单堪称高分,殊为不易。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拼搏”。“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给予患者最及时、最全面的、最优质的治疗方案和医疗资源;生死时速,228名专家、两个梯队的省级专家组,专家“天团”星夜集结,与病毒短兵相接,屡创生命奇迹。优势互补,全省中西医两套医疗系统并肩作战,力保人民康健。
甲衣未解,再跨征鞍。4月16日,吴安华马不停蹄地启程奔赴哈尔滨,刚刚结束医学隔离的他,“在家一顿饭没吃又走了”。师兵交至,飞粮挽秣。5月11日,湖南医疗队出征万里之外的津巴布韦……
从萧瑟寒冬到夏意正盛,身着“战袍”的医疗湘军,给庚子年的冬去春来留下了永远的传奇。
(六)
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与疫情搏斗中,三湘大地无数平民英雄挺身而出,书写着对国家的大爱忠诚,对民族的尽责担当。
这个春天最火的直播,是一场慢节奏、无剧情、无旁白的固定镜头直播,没有音乐,没有舞蹈,只有大汗淋漓的工人和昼夜不停的机器。直播间里,4000多万人同时在线,盯着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眨眼间,两座医院拔地而起。
人人可为,人人能为,小众聚集起来的是磅礴的力量。疫情乍起,无数公职人员迅速将春节模式、休假状态调回到工作模式、战斗状态。倚着门框倦极而睡的白衣天使,冒着危险采集病毒样本的科研人员,风雪中送饭送菜的基层党员干部,义务接送医护人员的出租车司机,主动捐献血浆的康复患者……无数平凡者在为这场殊死的搏斗倾尽一己之力。
大疫面前,人人都是战士。1月30日,省内一家口罩厂发出“招募令”,半个小时20多名湘乡熟练女缝纫工接龙报名;口罩出现暂时短缺,常德普通农民郝进毫不犹豫捐献出原务工企业抵资的万余只口罩;“火神山”工地急需水电工,慈利建筑工人连夜驰援;17支队伍400余人夜以继日,仅三天时间,长沙市迎战疫情的“主战斗阵地”便投入运转……“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大灾大疫之下,无数细微的温暖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同样遭受疫情冲击的其他国家感叹,中国人最善良、最可爱,最有战斗力。疫情防控期间,马路行人稀少、广场空无一人,但无数党员、民警、社区干部、志愿者坚守岗位,做好登记,测温放行,为群众提供帮助。疫情之下,湖南父老乡亲空间上保持着距离,心灵上却守望相助。全民参与、上下一心,构筑起一道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激荡三湘大地的最强音。岳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为600多家单位进行消毒,承包了约2450万平方米的环境安全;湖南农业大学的“田间志愿服务队”在10多个村的蔬菜、苗木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与农民们一起抢夺失去的农时……疫情造成的困难,我们用团结去化解;疫情耽误的时间,我们用实干补回来;疫情延误的发展,我们以拼搏追上去。
如果说,中国的战“疫”成果是一场奇迹,那这奇迹一定是由每一位中国人共同创造;如果说湖南抗疫的故事值得铭记,那这一定是由每一位湖南人共同书写。
(七)
历史长河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战“疫”大考再度警示:民族复兴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片坦途;但中华民族绝不会被磨难压垮,只会愈挫愈勇。 近日,一项由新加坡独立民调机构和英国市场调研公司共同发起的针对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约1.25万人的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国家抗疫满意度最高,分数远超西方国家,且85%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会在疫情危机中变得更强大。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因灾难而自省、自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基因。
5月8日,被称为“全国第一展”的2020湖南车展,登上了英国知名杂志《展览世界》的头条。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大背景下,湖南会展业打响信心恢复的第一枪,本身就“自带流量”。
“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新冠”大考,加大了经济社会运行的难度,也增强了我们面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应对能力。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战场重开,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新基建”风起云涌,进出口贸易“短板”成“跳板”,线下“危机”变线上“生机”,嘈杂市井烟火气再度升腾,校园里重现书声琅琅……2020年虽即将过半,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创新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让社会治理更加“收放自如,进退裕如”,城乡各地正在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道义”。
“智造”五月,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现场推进会火热举行,各种智慧场景“后浪”奔腾;“寻芳”五月,我省“五一”期间旅游收入、接待游客人数跻身全国前三甲;“浓情”五月,长沙首届婚博会圆满落幕,展会3天客流量近3万人次,成交额达3.27亿元……疫情挡不住时节的脚步,更挡不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有激情燃烧的奋斗,有履险如夷的欣喜,有百折不挠的尝试,有气吞山河的行进,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把握,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在大战大考、决战决胜中交出更加亮丽的“湖南答卷”。